第45章 第45章
这一日,庾昭明在礼部门下坐值,部员先后呈上了两封书信。一封是何罗寄回的信。这封信距离上一封发自照城的信相隔不过数日。另一封信发自武威郡守府。他先展开寄自武威的信,看过之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然而这丝笑意却在看过何罗之信后平了下去。两封信看完,他想了想,将两封信掖入怀中,起身向外走去。
出门时正遇丞相安佑步入政事堂内,彼一照面,安佑面带如常微笑,先向庾昭明见了一礼,庾昭明面上虽平淡,却也回了一礼。随即安佑让开一步,看庾昭明出门而去。
高盛宫侧殿的书房之内,庾昭明已等候一时了。父亲高昌王正在会见臣子。他束手站在门外,看大殿之外高远的天空。四名内监躬身立在殿门内外两侧。良久,门内传来脚步声,退下来的大臣见到庾昭明,彼此见过一礼。待大臣离去后,大监移步自门口相请,于是庾昭明迈步走了进去。
高昌王正在翻看奏章。庾昭明上前躬身行礼,拜见了父亲,然后奉上了信件,说明了来意:“两名焉耆使者,在焉耆北境之外被杀了。”
高昌王并没有惊讶之色,他手中也有一封信,写自张昙。虽如此,他仍接过信,向大儿道了声“坐”,便拆开信看起来。
看过之后,他将张昙的信递给庾昭明,道:“这是你表妹寄过来的信。信中她也提及了此事。”
庾昭明接过信看过之后,道:“表妹信中所写,与何罗之言相同。”
高昌王点了点头:张昙的信中没有提及对行凶之人的猜测,只陈述了情况,言明了继续前往焉耆的打算。何罗的信中除了这些内容,还多“曹国”二字。
“你觉得,此事是否曹国所为?”高昌王问。
庾昭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即算不是曹国所为,恐怕与他们也脱不了关系。”
高昌王又将信扫过一遍,靠着凭几,一时没有说话。曹国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曹国此举,也有陷我于两难之意。使者是在我们的人眼底下被杀的,这是要在我们和焉耆之间埋入一颗钉子。”庾昭明道。
然而高昌王摆了摆手:“说这些为时尚早。若事情果然能成,埋什么钉子也阻拦不了;事情不能成,便没有这颗钉子也枉然。只是未想到曹国行事如此急躁,想是平日里习惯了和焉耆如此你来我往。”
说到这里高昌王又沉思一回,随即道:“原本瞒着曹国,不过是怕彼此为难罢了。如今曹国既已知晓,倒该为昙儿她们想一想。她们选择继续往焉耆去是对的,我只担心她们回来时曹国恐怕要为难她们。该派人前往曹国走一趟。如此,你去与丞相商议商议,定个章程出来,看如何行事。”
庾昭明起身应了,然而并未就退下去。高昌王便问:“还有旁的事情?”
庾昭明便将另一封信拿了出来,奉给了父亲。
高昌王初时不明,然而接过信便什么都清楚了。他看了大儿一眼,然而到底还是展信看完了。
看过之后,高昌王问:“你想去武威府迎接那位大儒?”神色、语气皆淡然。
庾昭明道了声“是”。机会难得,他想邀请这位誉满东土的大儒到入都护城内讲经授义,自己也能当面请教。
高昌王未置可否,却问起了之前传得热闹沸扬的登繁楼之辩。
“我偶尔听得内侍们提了一句,却不知后文。你可知那场辩论,哪方辩赢了?”
“未分出高下,不过是一场平手罢了。”庾昭明并未遮掩,如实道。
这也是他起意想去亲迎东土大儒入朝的原因。他对弘文馆上下很失望。
“我高昌国内文风到底不比东土昌盛。许多文理,经义全然一知半解。我想趁此机会,邀大儒入朝,讲经授义,好好擢升一番弘文馆学子的水平。”庾昭明接着道。
高昌王默然一回,只道:“你下去吧。去找丞相商议出使曹国之事。”
庾昭明躬身行礼,这次终于退了下去。
晚间,庾昭明正在东宫内翻看弘文馆历年所出文集,忽然曹嬷嬷来报,称高盛宫传召。庾昭明当即起身,云绯上来服侍他换过衣裳。出得后殿,前殿里随行人员已点齐,于是前后各四人高挑灯笼,庾昭明居中,一行徐徐向高盛宫而去。
半天之上虽仍可见深蓝天空,然而四下里夜色浓重,唯可见居于高台之上的高盛宫高大宽厚的殿墙和四角垂落下来的厚重屋檐。殿内光华灿烂,恍然浮在半空之上,流光四溢。庾昭明一路过来灯烛辉煌。然而愈靠近高盛宫,他前后携带的那点烛光便如月圆之夜的微微星光,明月愈加明亮,而星光愈加不可辨也。
庾昭明走在回廊上,当高盛宫的灿烂光华投照过来时,他脚步略有停顿,然而随即又缓步向前而去。
他等候在侧殿书房门外,听得大监禀报并父亲宣召的声音,于是提步迈了进去。
书房之内,高昌王仍如上午一般,坐在书案前,靠着评几,手拿着一本书在翻看。庾昭明走上前行了一礼,高昌王温言让他坐下。
庾昭明坐下后,忍不住问道:“父王这一日都在操劳国事吗?”其中的关怀之意殷殷可鉴。
虽然平日里高昌王最不喜大儿流露小儿女情态,但这一声关怀仍叫他露出笑容。他放下手中的书道:“后殿两个孩子吵吵闹闹,不如这里清净。”
庾昭明默然,但仍道:“久坐伤身,还望父王日常多起身走动。”
一旁的大监这时躬身上前道:“大王子说的何尝不是呢?老奴也常请大王多走动,大王只是不允。”
儿子和近侍一齐来劝告,高昌王有些吃不消,以书点着大监道:“你这老货,见了谁都来告一状。”
大监嘿然一笑,道了声“不敢”,面带笑容退在了一边。
“今日你与丞相讨论出使曹国之事,可有了什么章程?”高昌王问道。
庾昭明未想到父亲这么晚召见自己竟还是为了此事,欲要起身回答,被父亲制止了,便仍坐着道:“儿子与丞相商议了一遭,出使曹国之事不难,难的只在人选。此番过去,既要解释安抚,又不能叫曹国因此矫狂生事,需得选一个温言宽厚而又懂得恩威并施之人过去。”
高昌王点了点头,认同大儿和丞相的考虑,只是道:“此事要尽快,要赶在昙儿他们转回之前。不然若曹国有意为难,拖延了时间,遇上大雪,恐怕她们就要在外等候整整一个冬天了。”
庾昭明应下。这时高昌王又从书堆里找出一封信来,道:“今日你呈上来的这封信,我想了很久。”
庾昭明见那封信正是从武威寄来的信,不由神凝身正,等待父亲的下文。然而此时鼻端忽然飘过一丝极清淡的蔷薇花香。这花香如此清而淡,不过是庾昭明人正年轻,五觉更敏锐,因此才闻到了。
高昌王正说道“为学问切磋,自无不可,只是”这时那股蔷薇花香味更清晰了几分,连高昌王也闻到了。他止住了话头,向门外道:“可是王后过来了?”
于是花香簇拥着博王后走了进来。她面带淡淡笑容,走到了高昌王身边。
庾昭明在博王后走进来时已经起身,此时向父王行了一礼,道:“儿子这便退下了。”
高昌王面带笑容,点了点头。庾昭明又朝博王后拱了拱手,后退了几步,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出去时,他听得父王问“你怎么过来了?”又听博王后笑答了一句“太晚了,我来看看”,然后他步出殿外,什么都听不道了。
庾昭明乘着夜色回到了东宫。此时夜色浓重,因他未回,东宫内烛火荧荧,各人皆各立其位。待得他入了前殿,前殿值守内侍悠扬传呼“殿下回宫”时,这一殿之人才似忽然有了生机。
庾昭明一路脚步不停,直入后殿。众人在门口接着他。庾昭明径去更衣洗漱,待洗漱完毕,他却不睡,而是宽着衣裳,又坐在书房之内,将先前未看完的文集慢慢看了起来。
因高昌王关切,出使曹国之事进展得很快。庾昭明很快与丞相安佑商议定了使者人选。人选确定之后,随行副使,随行人员,仪仗,车马等备得很快。十日之后,使者出城,向西而去。
又几日,庾昭明在与父亲一番深谈之后,备齐厚礼,仪仗和车马,向武威而去。
(https://www.91book.net/book/10570/6920970.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