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33章 布局!

第133章 布局!


“朱佑樘……”

    小孩重复了一句,挠挠头:“父皇,这就是儿臣的名字?”

    “昂,不赖吧?”

    朱见深一叉腰,洋洋得意:你老子有才吧,赞美吧我滴儿……

    “能不能换一个?”小孩觉得不咋好听。

    这名字一点也不霸气,且古怪拗口,反正他是这么觉得。

    朱见深笑容一僵,脸彻底黑了。

    “好小子……”

    眼见又要挨大嘴巴子,小孩忙解释道,“父皇,儿臣只是觉得这名字有些古怪,儿臣愚钝,您要觉得好,那就叫这个吧……”

    朱见深这才放下扬起的巴掌,哼哼道:“算你识相!”

    不过儿子已经读书认字了,有些事是要说清楚,老朱家的传统得传承下去。

    于是,他开始科普朱家皇帝名字的由来:

    “咱们太宗这一脉,字辈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到了你这儿,只能以朱佑开头;

    且朱氏子孙最后一个字都要涵盖五行属性,按照五行相生来,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生,朱氏子孙无穷尽也;

    所以……你这名字已是极好!”

    朱佑樘不理解,“为啥要这样?”

    有意见问太祖去……朱见深哼道:“太祖就是这么定的,你不服?”

    小孩见老子一副:你小子悠着点儿说话;便也不敢再提出异议。

    “朱佑樘……”他又重复了一遍,忽觉若按父皇这说法,这名字还挺可以了。

    这就好比……他觉得饭菜不好吃,结果父皇给他馊饭,完事儿再问他饭菜好不好吃,

    咦?还可以诶。

    小孩接受了这个乍一听很古怪的名字。

    朱佑樘,虽听着古怪些,但他有名了,属于他的名。

    想到这儿,他雀跃起来……

    “谢父皇赐名。”朱佑樘下床,恭敬磕了个头。

    朱见深这才露出笑意,点头道:“也就是你命好,摊上个有学问的父皇。”

    “呃呵呵……”朱佑樘不知吐槽为何物,只能陪着干笑。

    “父皇……”

    “嗯哼?”

    “我饿了。”

    “……”

    ~

    李姑娘被册封淑妃,对于这个封号她很知足,不过,让她郁闷的是……姓给她整错了。

    她委婉跟周太后提了一下,不料,周太后却说:这是皇上安排的。

    闻言,李姑娘便也不再多言。

    她隐隐有种预感,皇上这是故意为之。

    李姑娘的预感没错,朱见深却是有意为之,甚至连她的名字都给抹了去,只留下纪氏二字,其目的,便是防止日后大明出现土司外戚。

    当然,外戚并非纯粹贬义词!

    事实上,历代王朝外戚之所以屡屡出现势大,究其原因不过是皇帝上位后,巩固皇权的手段罢了。

    就单对皇帝而言,外戚非但不可恨,甚至很可爱。

    外戚对皇帝的忠心,不亚于太监,更有甚之!因为,外戚和皇帝有共同利益——太子!

    而外戚势大,也都是皇帝一手造成的结果,因为皇帝需要外戚帮自己跟臣子斗。

    为什么不培养自家人,而培养外戚?

    很简单!

    因为自家人是有资格抢皇位的,但外戚没有,这也是明明历代王朝都有外戚专权的例子在前,却仍是不可避免还会出现外戚势大的原因所在。

    没办法,跟自家人相比,外戚的威胁要小上很多……

    不过,朱见深没有培养外戚的必要,他自信,靠自己就能摆平群臣!

    且外戚虽好,却会不可避免地给下一任皇帝留下难题,尤其,这个外戚还是土司背景。

    这也是朱见深这么做的原因,虽然只改了个名儿,可就这一点,便能堵住李姑娘娘家的晋升之路。

    但凡有一点不合理,即便他日儿子上位有那个心,群臣也会以此为借口,极力阻止外戚进入政治舞台,以防被其分权。

    当然,朱见深亦有自信,在临走前彻底摆平官僚集团,为儿子扫平障碍。

    朱见深可谓是煞费苦心……

    傍晚。

    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跟朱佑樘想象的不同,并不是一家三口一起吃,而是爹爹、娘亲、奶奶,及一大堆姨娘一起。

    更让他失落的是,不但不能跟爹爹娘亲一起睡,而且跟娘亲也要分开,只能自己一个人住。

    宫殿很大,很豪华,他却一点也不开心。

    仅有六岁的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竟是失眠了……

    次日,奉天殿。

    君臣之礼过后,群臣将国本搬上了台面。

    吏部尚书尹旻出班:“皇上即位十余年,储君却还未立,天下人心望此久矣,望皇上早下决断。”

    内阁大学士商辂出班:“皇子出实宗社之福,当立太子!”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朱见深淡淡道:“立储岂可儿戏?此事需三思后行,朕要好好思量。”

    平时群臣常以三思来堵他嘴,此时他自己说出来,倍感畅快。

    群臣:“……”

    不等他们再劝谏,朱见深又道:“清理冗员进行已半年有余,成效却不甚明显啊!”

    尹旻眼珠转了转,立即明悟深意,忙出班道:“却是如此,臣建议加大力度。”

    兵部尚书白圭忙也出班:“皇上英明,臣也附议。”

    “臣附议。”户部尚书杨鼎亦是出班附和。

    很快,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反正也不裁京师官员,地方上……受点儿罪就受点儿罪吧,都是为了太子,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刀子没划拉到自己身上,他们没觉得多疼,他们更在意的是储君。

    有了储君,便能布局未来,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

    这一次,他们并不是要耍滑头,打破规则的苦楚,他们已经尝试过了,自然要遵守。

    只要皇帝你同意立太子,我们亦当践行承诺。

    朱见深当然也明白这点,便顺水推舟,同意了立太子。

    都是场面人,有些话双方会意即可,真点出来大家反而不好看。

    于是,奉天殿上一片和气,君明臣贤,皆大欢喜……

    许是群臣唯恐再起变故,经钦天监测算,第二日便是大吉,朱见深亦无不可。

    次日,朱佑樘便被立为太子,整个过程出奇的顺利。

    这下,所有人都开心了……

    ~

    翰林院。

    这个人才储备地,今日尤为热闹,诸多大佬络绎不绝。

    这些个翰林们也不再指点江山了,个个谦虚矜持的同时,也在明里暗里的巴结,想攀个高枝儿,正式进入官场。

    众大佬来此的目的也很简单,立下太子的下一步,就是给太子找老师了,国之储君教育岂能落下?

    而太子的老师,多取自翰林院,这个严格意义上还不太算官僚机构的群体中挑选。

    基于此,都来这儿广撒网来了!

    跟太子的老师打好关系,可是太有必要了,尽管皇帝还未挑选,但,锦上添花跟雪中送炭可是有着云泥之别。

    早一步下手,早一步得先机。

    再说,你不下手,别人也会下手。

    于是乎,诸多大佬打着各种名义,什么请家教啦,探讨诗词啦……来此结善缘。

    就连万安都不能免俗!

    这其中,人气最高的莫过于今年的新科状元,谢迁!

    从常理说,太子的老师往往是初入翰林院的人才,只因他们刚进入朝廷,还处于‘纯洁’阶段。

    且,谢迁不仅是皇帝钦定的状元,还直接提拔了翰林编撰,显然圣眷极隆,中标几率太大了。

    诸多大佬,一多半都围着他转。gòйЪ.ōΓg

    此刻的谢迁,可谓是春风得意,十年寒窗,一朝中第,且摘得魁首;

    皇帝隆恩,大佬赏识,换成任何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不可能不飘。

    谢迁亦是飘飘然,不过尚懂得克制,尤其是那不凡的谈吐,更让诸多大佬觉得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乎,进入了商业互捧阶段……

    当然,除了谢迁,还有一些人在拉拢范围内。

    比如中宗实录的总编刘健,虽然年龄大了些,却是翰林老人,且也是编撰,并有功劳在身,亦是重点拉拢对象。此外,成化年间的其他未上任的状元、榜眼、探花,也在其中。

    整个翰林院,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李东阳手握后汉书,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眼神不时瞟向窗外的热闹人群。

    他自觉清高,但看着这一幕……他无奈发现终究是高估了自己。

    试问,谁不想官运亨通,青史留名呢?

    但前提是……你得冒出头来。

    想当初,他也辉煌过,四岁时便能作大书(写大楷),被人引荐给先帝。

    记得当时他因年岁太小,需内侍扶他过殿阈,被先帝戏称:“神童脚短。”

    当时他福至心灵,脱口而出:“天子门高。”

    惹得先帝龙颜大悦。

    那次,也是他人生高光,只不过,仅是昙花一现。

    自那以后,家人就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他亦是刻苦读书,然……最终却没中头甲。

    二甲第一名,跟头甲仅有一线之隔,却是天差地别。

    “唉……”李东阳放下了手中书籍,也放下了清高,起身走向热闹人群。

    在翰林院待了这么久,他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

    酒香也怕巷子深!

    想有番作为,还是得主动……


  (https://www.91book.net/book/1084/762510.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