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问鼎十国 > 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

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


  汴京南门。

  一年轻俊朗的少年,腰佩宝剑,看着威武不凡的大周都城,感慨道:“天下动荡已久,今中原有此气象,一统之势成矣。我辈之幸,天下之幸。”

  “公子,可以进城了嘛?”

  一个机敏的小厮来到近处。

  俊朗少年道:“快些进城吧,吾迫不及待地要拜会禹均先生、杨少师还有平先生。听说南唐大儒周宗先生亦在汴京,能够听诸多大贤指教,人生美事。只可惜冯元老已逝,不能一听教诲。”

  他说着招呼着身后的随从前去排队受检入城。

  俊朗少年名叫毕士元,字仁叟,代州云中人,家中几代在代州为官,父亲还毕乂林任过观城县令,家中颇有余财。

  因父亲亡故,代州云中偏远,人才疲敝,并无良师。

  毕士元自小好学,但因继母祝氏尚在,不愿远离,侍奉左右。

  祝氏通情达理,直接将毕士元叫到跟前说道:“求学须有良师益友,吾儿当去中原江南。”

  于是,  祝氏将毕家几代累积的积蓄交给年少的毕士元让他南下求学。

  毕士元在宋州、郑州求师,与杨璞、韩丕、刘锡结为良朋,  学业有成。

  这汴京将会是他计划中的最后一站,  拜访中原士林领袖窦禹钧,  向继颜真卿、柳公权之后,最著名的书法家杨凝式请教书法,  与长乐老冯道的长子冯平请教经史学问。

  做完这三件事后,即打算返回代州云中,侍奉祝氏,  专心学问,消化这些年学到的知识。直至祝氏百年之后,以科举入仕,为天下苍生谋福。

  毕士元这类才俊,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得极为详细。

  只是他不知道方刚入城,  自己已经让人给盯上了。

  看上他的人不是别人,  是巡检通判孔守正。

  此人的上司正是新上任的南门巡检使王彦升。

  王彦升因冒犯石守信被逐出殿前司,  从手握兵权的大将,  一下子转为白身,心底难免烦闷。

  在家里浑浑噩噩地过了半个月,  得到赵匡胤的召见,  知道自己有了新的任命,还是巡检使这一职位,对于赵匡胤更是感恩戴德。

  赵匡胤也叮嘱王彦升要好好干,行事不可冲动,三思而行。

  王彦升自然是一一应诺。

  这吃过一次教训,王彦升走马上任之后,  也不敢乱来,  兢兢业业的干着本职工作。

  但是随着深入了解巡检使的职权任务,王彦升顿觉不平衡了。

  巡检司始于五代,掌训治甲兵,巡逻州县,擒捕盗贼的事情,负责开封治安。

  汴京城的巡检司下的巡检使共有四位,分别负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故而以所负责的区域为界限,冠以东南西北四门巡检使。

  其中汴京城东西大街有两个街市,那是汴京商贸中心。

  然后北门靠近皇城,是朝中权贵聚集之所,  那边还有一个名动天下的甜水巷。

  而开封的南门理所当然的就是百姓以及三教九流的杂居之所。

  这差距可就大了。

  东西门的巡检使给东西街的大商家当作大爷一样供着。

  北门巡检使时不时地还能在甜水巷白嫖大牌。

  他这个南门巡检使,  面对一群苦哈哈的百姓,哪有什么油水可捞?

  因为之前犯了事,王彦升是打算好好安分守己的。

  可同僚们坐着就有人送礼巴结,还能白嫖,明明级别一样,自己这边却无人问津。

  这巨大的差别让王彦升如何受得了?

  这南门巡检使本来是个很好的职位,可王彦升却是越干越不是滋味。

  直到今日,下属马源来报南门进了一个肥羊。

  “领头的就一书生,还有一书童加上驾车的三名马夫,但随行的有一辆马车,后边有两个毛驴拉着十口箱子随行。看箱子的样式,还挺沉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十口箱子?”

  王彦升怦然心动,说道:“给我盯着他,看看他住在什么地方。”

  他带着几分贪婪地搓了搓手,忽然想到赵匡胤的叮嘱“行事不可冲动,三思而行”。

  王彦升冷静下来,想了三遍,说道:“不可让他发现,兵分两路。一路让人盯着他,看他接触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另外一路去打探此人消息,看看他有没有背景,能不能招惹。”

  不得不说,赵匡胤的叮嘱还是有用的。

  王彦升这一次真的三思而行了,没有一点的莽撞。

  马源到点回家,小小的绕了一圈,来到了巡检通判孔守正的家中。

  孔守正也在家里等着马源。

  “来,  马兄,  特地为你准备的牛肉。我俩兄弟,分而食之。”

  孔守正热情地将马源请到了屋内。

  马源也是食指大动,  即便是汴京城,牛肉也是极为奢侈的美食。

  两人对坐互坐,马源将王彦升的情况细说。

  孔守正认真地听着,肃然叮嘱道:“那我们便等吧,记住了,要耐住性子,不可唆使王彦升干任何事情。所有的行动必须让他自己做主。王彦升是个莽夫,可他背后的赵匡胤不好惹。我们惹不起……”

  马源用手扇了扇牛肉的香味,说道:“孔大哥放心,小弟所干的一切都是王彦升吩咐我做的,行动的时候也不冲在前头,不会让他祸水东引的。”

  孔守正颔首笑了笑。

  他跟王彦升无冤无仇,但是王彦升的出现却摘了本属于他的桃子。

  自从上任南门巡检使升迁之后,一直没有新人顶替而上。

  这巡检使的事务自是他这位巡检通判代理负责。

  依照常理,若南门巡检使一直空缺,他这个巡检通判在代理期间表现良好是可以直接升任。

  孔守正代理南门巡检使足足半月,眼瞧着就能升官,王彦升这从天而降,直接坏了孔守正的美梦。

  孔守正野心不大,本想着忍一忍算了。

  结果王彦升性子贪暴,将巡检司视为殿前司的兵卒来带。

  训练的时候,动辄打骂,下手还不分轻重,惹得是天怒人怨。

  跟着这样的上司,莫说一起升官发财,不让他连累的一并遭殃就算阿弥陀佛了。

  孔守正心底本就有怨,见此情况亦忍不住与心腹同僚安排王彦升了。

  **********

  御营司。

  罗幼度正在巡视龙骧军的训练。

  一个个矫健的兵士,低身平伏,在党进的指挥下进行骑兵掩面突击训练。

  所谓掩面突击就是将手臂护在面门,利用臂腕上的大护腕保护脸部要害。

  罗幼度一直以为契丹骑兵很牛皮,但牛在什么地方,完全不知道。

  但读过符彦卿的札记之后,渐渐对于契丹骑兵有了一定的了解。

  契丹骑兵确实很强,可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强。

  至少在五代十国这一阶段,契丹屡次南下都给五代十国的军头打得满头包。

  早年的河东五虎将:周德威、符存审、李嗣昭、李嗣源、郭崇韬几乎将契丹当成了经验包。

  尤其是自己老岳父的老子符存审以步克骑那一战,简直不要太牛逼。

  步卒动成军,止则成寨,将步卒玩成了花。

  契丹军一靠近,万弩齐射,流矢蔽日,绝对是以步克骑最为经典的战例之一。

  若不是有坑爹的石敬瑭直接卖了燕云十六州,以契丹的实力真不一定搞得过五代那些单纯的依靠战斗不断升级上来的军头莽夫。

  人家莽归莽,可真的是能打。

  罗幼度默默地看着党进地训练,心底却想着得再薅一薅石守信的羊毛,让他亲自来指点一下党进以及自己的龙骧军。

  或者想法子将党进丢到自己那个老岳父的天雄军里训练一二?

  党进相比他们两人还是嫩了一些,对于骑兵的速度掌控得不好。

  跟契丹骑兵交手,必须要掌控速度,不然就等于游戏里没有突进技能的铁憨憨,给风筝的一点脾气也没有。

  契丹骑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以量取胜。

  一直保持全民皆兵的他们,能够很容易地就聚集十万左右的骑兵队。

  除了数量优势,再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骑射功底以及契丹战马。

  宋朝诸将瞧不起契丹战马低劣,那是因为作战风格不同。

  契丹战马可一点不差,典型的北方马种,大漠草原之间,多寒多风,环境恶劣,使得契丹马普遍重心低身材矮小,但肌肉强健,能够迅速奔跑和转向,耐久性和灵敏性奇高,是最适合骑射奔袭的战马。

  而中原将领大多喜欢以骑兵陷阵,故而战马越高越大越好,西方所产的马种也就成了中原将领的最爱。

  中原王朝古来培育的战马马种也多是源于西北凉陇地区。

  故而有一句古话,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相比契丹马,凉陇马胜在个头大,速度快,爆发力强。但是耐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远远比不上契丹马的。

  故而想要在战场上打赢契丹骑兵,只能近身拼杀,首先要硬抗他们的弓箭,掩面突击就是应对契丹骑兵的战术而设的。

  但是契丹骑兵不会傻傻的让你近身,他们的战马矮小灵活,可以轻易地掉头后撤。

  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利用凉州大马的爆发力追上他们。

  不然时间一长,凉州大马的体力告急,那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如何掌控这个速度,最为关键。


  (https://www.91book.net/book/13898/703993043.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