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庶女生存手册 > 第一百零二章 祭祀

第一百零二章 祭祀


第一百零二章  祭祀

  大老爷也惊讶地撩了撩眼皮。

  和大太太交换了一个眼色。

  三个侄少爷都抬起眼,达哥、弘哥就要说话,敏哥却是先瞪了两个弟弟一眼。

  自己却也是满脸的欲言又止。

  二老爷这是把二太太的生死交到大房手上了。

  做了这么不名誉的事,摆在二太太前头的就只有两条路了。

  要么,就是一死,要么,就是被休弃。

  二太太当时寻死觅活,多半也就是不甘心:与其也是个死字,倒不如死得让所有人都不开心。

  只是到底惦记着三个儿子,七娘子才一传话过去,就想通了,不吵不闹地到了今日。

  想必心里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却没想到二老爷做得比二太太还绝。

  这一巴掌打下来,不是休妻,胜似休妻了。

  就算大房宽厚,把这件事就这样算了。二太太的脸面都丢到了这个程度,她还有什么资格继续在杨家生活下去?

  七娘子就动了动脚,缓缓地长出了一口凉气。

  她本来还以为,二老爷看在三个儿子的面上,怎么都会护住二太太的性命……

  至于之后是发配回西北老家居住,还是带到京城,都是难说的事。

  不过,有三个儿子在,二太太只要能保住性命,日后也终于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眼下看来,二老爷竟是一点都不顾惜三个儿子的脸面……

  真不愧是大老爷的弟弟!这一股狠劲,那是一脉相承。

  一时间,院子里就又安静了下来。

  大太太看了看二太太,又看了看九哥,脸上就浮起了一层淡淡的怒火。

  “老爷,”她低声敦促大老爷,“就依您的意思吧!”

  这一句话,就让大老爷也下定了决心。

  “好。”他缓缓地开了口,“既然二弟把愿意让我这个大哥再为你做一回主……那大哥也就不客气了。”

  他闭上眼,也不看地下尽显萎顿的二太太,声调又轻又缓。

  “此事虽然耸动,但毕竟不犯七出,二婶嫁进门的时候,我们家又还算是贫贱之家,这先贫贱后富贵者不去,休弃,是有些过了。”

  “不过,巫蛊之事,一向是有干天和,二婶既然一时糊涂,鬼迷心窍地犯下了这样的错,还是应该修身养性,以后,就不要过多地出来走动了。”

  二房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限制外出,还好。

  如果大老爷做主,让二老爷休弃二太太,二老爷也是不会有二话的。

  但如此一来,杨、王二家的脸面,势必荡然无存。

  几个堂少爷也就没有在二房立足的资本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你们二房自己的家事了,我虽说是做哥哥的,但你也这么大了,自己房里的事,还是自己处置吧。”大老爷微微一笑。

  话风却又是一转。

  “说起来,我们杨家祖籍西北,你现在又在京城,苏州又不是祖籍,又不是常住的地儿,把家业安置在这里,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夫妻长期分隔两地,也不是长久之计……我这个做大哥的就做主了,年后,把这里的府邸卖了,余下的银子,在京城买一处宽敞些的宅邸,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若是一时短了银两,做哥哥的也能帮补几两银子。虽说我们两家在多年前就已经分产,但毕竟割不断的是血缘,钱财这样的身外之物,我们大房一向是不在乎的。”

  讽刺就深藏在了这淡淡的语气中。

  却又有谁听不出来?

  敏哥深深地垂下了头,脸上一片火烧的红。

  就连二老爷都说不出话来。

  大老爷的处理,看似宽厚,其实却是从根子上斩断了大房和二房之间的联系。

  本来,分产不分家,两家还是和一家一样走动来往。

  但是大老爷现在是拒绝再让二房与大房比邻而居,要把二房打发到京城去了。

  长期分隔两地,就算是一家人,也要变成两家人了。

  “几个侄子呢,既然在山塘书院里读起了书,也就不要轻易荒废了学业。”大老爷还是不紧不慢,“虽然两房分家,但斩不断的是亲戚嘛,就让几个侄子在我们大房住上几年,待到考取了功名,再上京和你父子团聚吧。”

  二太太浑身一震。

  就抬起头来死死地盯住了大老爷。

  大老爷面带笑意,语调还是那样的从容,“自然,若是二弟有别的打算,那我也不会相强,总归都是为了孩子们好……我们家只有一个九哥,将来在很多地方,都需要几个堂兄多多帮衬。孩子们年纪还小,常在一块也彼此熟稔一些……这就看二弟自己了。”

  二老爷却是丝毫犹豫没有,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大哥愿意提拔侄子,那是再好也不过了!”

  他憔悴的脸上现出了货真价实的喜悦,“过完这个年,还要靠大哥的关系在京中置办家产……弟弟真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大哥大嫂的养育之恩!”

  大老爷和大太太面上都是一宽。

  二老爷的确知情识趣。

  大房提出的这几个条件,都是他们夫妻仔细斟酌过的。

  留下这几个侄子在山塘书院读书,也不能说没有人质的意思。

  二老爷如果不肯答应,两房自此就是分道扬镳。

  大房在京中少了一个自己人,有多少不便且先不说,二房却是从此就少了保护伞。

  也难得二老爷看得这样清楚,眼睛都不眨,就全盘接受了大房的条件。

  大老爷就示意张总管上前,又亲手上前搀扶起了二老爷。

  “既然两家要进京,也该把神位请到京城去,为老太爷、太夫人早晚上香。”

  就与二老爷并肩进了祠堂。

  请神位是大事,即使只是将早预备下的神位交给二老爷,大老爷、二老爷也要跪拜行礼。

  祠堂深处就响起了二老爷断断续续的哭声。

  二太太垂首跪在地上,深深地埋下了头。

  七娘子抬起头,就与九哥对上了眼。

  两姐弟交换了一个眼色,都从胸口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浊气。

  这个家,终于是彻底分了开来。

  自从出了祠堂,二老爷的泪水就没有断过。

  大老爷索性就安顿他在外偏院洗漱了,换过了衣服,两家人又进了内院说话。

  二太太是没脸见人,早被送回了翰林府里。

  二老爷也把几个侄少爷打发回家,侍奉母亲。

  就只有大老爷、大太太并二老爷三个当家人在东次间围坐。

  大老爷就给大太太使眼色,“这些年,二弟的田土和我们是放在一块收租,你也应该把账本拿来给二弟看看。”

  从前分产不分家,很多事都是两房合作,怎么方便怎么来。

  二太太不善理财,家里没有男丁,也不方便理财,二老爷就做主请哥哥嫂嫂帮忙看顾江南的一点产业。

  提到这事,二老爷的泪水就又下来了。

  一边呜咽,一边自责,“是我没有用,不能管束好妻子,叫哥嫂凉了心!”

  大太太到底是女流之辈,见了二老爷这个样子,也不禁有几分心软。

  面上就露出了悲怆。

  “哪家没有这样的事。”她安慰二老爷,“你们自己也有不菲的家事,过几年就越来越好了!”

  二老爷越发伤感,呜呜咽咽地,竟跪到了地上,又要磕头,“是弟弟对不起哥嫂,没能孝敬哥嫂,弟弟没有用,弟弟没有用!”

  又断断续续地哭诉起了当年在西北的生活,“自从大嫂过门,对我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从来吃的用的,都是先尽着弟弟,弟弟心里清楚,都清楚。”

  “想要出人头地,奉养哥嫂,不想这把年纪了,还是这样不肖,要哥嫂再回头来看顾我……”

  字字句句,都说进了大太太的心坎里。

  大太太也不禁潸然泪下。

  “你自己以后要好好过日子。”叮嘱二老爷,“再不要出这样的事了……”

  二老爷膝行了几步,就一把抱住了大太太的小腿,趴在大太太膝头痛哭起来。

  “弟弟对不起嫂子,对不起哥哥!”

  大太太就和他一道,抱头痛哭。

  大老爷侧头看着这一幕动人的天伦图,唇边却慢慢泛起了一丝欣慰的笑。

  看来,二老爷也很怕大房一家就此和二房生分。

  内宅的事,是内宅的事,朝堂的事,是朝堂的事。

  分家分产,也不代表在仕途上,两家就要越走越远。

  二老爷这一哭,倒的确是有效用的。

  自从当时在念先祠前,两家彻底分家,大太太就整日里带着几个妈妈,忙着把二房多年来和大房的账目往来交割清楚,有些在大房名下代管的田土,也要清算出来,把帐还给二房。

  虽说二太太羞于见人,但这到底关系到二房未来的生计。

  还是忍着耻辱,进了大房的门,跟着大太太拨打算盘,收清了自家的账目。

  就是因为二老爷的这一哭,大太太就没有再在账本上做什么手脚,对二太太的指点也还算尽心。

  当家主母,要在背后扯后腿敲闷棍,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不说别的,只要在重新丈量两家田地的时候做点手脚——现摆着是地头蛇哥哥,又占了理,二房就要吃一个哑巴亏。

  不过,到底大太太在银钱上从来是不小气的,也看不上这样下作的手段。二房不但是把自己的产业完完整整地盘点了出来,甚至还占了些小小的便宜。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九。

  虽然已经分了家,但到底二老爷腊月里才进了翰林府,家里又出了这么多的变故,哪有心思料理年事。

  又要顾忌外人的眼光……大老爷主动开口,两房早就说定了一起过年。

  二十九一大早,二老爷夫妇就带了三个儿子,进了百芳园。

  儿女们也都打扮得隆重,在堂屋候着二叔二婶。

  腊月二十九的祭祖之礼,是断断不能废的。

  大老爷亲自捧香,敏哥捧酒,大太太二太太摆贡菜,女儿们亲自拧了暖热的手巾擦洗神位,再行祭拜。

  忙忙活活到了中午,才回了堂屋,开出两桌酒席来。

  大冷的天,念先祠里又没有火龙,众人都冻得唇青脸白,大太太就张罗着,叮咛几个侄子,“都喝一口热酒驱寒,免得这个节骨眼上害了风寒,可是受罪。”

  自从两家在祠堂门口把二太太奉养小鬼的事撕掳清楚,又交割了财产,彼此见面,反倒都是若无其事。

  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一样。

  大太太对三个侄子的关心,也还是那么诚挚。

  几个孩子就忙倒过热酒,一人饮了一杯。

  唯独七娘子与九哥都是滴酒不沾。

  敏哥是大哥,一手执壶亲自给弟妹们斟酒,到了七娘子和九哥跟前,见两个弟妹不约而同地摇头婉拒,不免有几分讶异。

  侧头一想,却也就明白了过来。

  他的眼神就微微地黯淡了下去,只是冲七娘子并九哥点了点头,也没有多劝。

  自从二太太事发后,敏哥这孩子就越发的沉郁了。

  好像一夕间就长成了大人。

  七娘子与九哥若无其事,吃过了饭,各自回了偏院休息。

  到了黄昏时分,才各自带了丫鬟,进堂屋给大太太请安。

  大太太正和大老爷对坐着吃茶,见了一双儿女并肩进屋,一时间,都有目眩神迷之感。

  九哥与七娘子过年就是十一岁了。

  虽说长得相似,却也有了显著的区别。

  九哥很“活”,瓜子脸上的一双大眼,永远波光粼粼,似喜非喜、似怒非怒,叫人捉摸不定。

  抿起的双唇,却又带了一股说不出的倔强。

  就好像一头还没有成年的小豹子,虽然力量还不足够,但遇事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

  七娘子就很静。

  剪水双瞳波澜不兴,举手投足都是慢悠悠的,却自带了灵醒的味道。

  这一双儿女联袂而至,又都穿了洒银满绣的鹤氅。

  就是金童玉女,都没有这般醒目。

  大老爷就心满意足地长叹了一声。

  “孩子渐渐地都大啦。”和大太太感慨。

  大太太却是满心的酸楚。

  “孩子都大了。”她低声应和着丈夫。

  两夫妇就又带着七娘子并九哥,进了先贤祠。

  以大老爷眼下的声名地位,为独子的生母讨一个九品诰命,那是易如反掌的事。

  毕竟,这也是大老爷的家事,抬举一个二房太太,还不至于有人会不识趣地告到御史台去。

  不过,为了抬举二房的事特意开个家祠,就有些过于隆重了。

  索性提前到腊月里,乘二十九祭祖的时候,禀告祖宗,把九姨娘的神位抬举到小条案上,也就算是告诉过祖宗了。

  姨娘毕竟是上不得台盘的东西,进门是在黄昏,抬举她也要在黄昏。更不值得为此邀请亲戚朋友观礼,也就是主人主母并生身子女参与罢了。

  大太太既然答应了抬举九姨娘,也就没有在这些事上作梗。

  几个人在念先祠前立定,大老爷大太太略微鞠躬为礼,九哥与七娘子却是结结实实地二跪六叩。

  才由九哥亲手请了九姨娘的神位,摆放到了屋子西侧下手的小条案上。

  毕竟是偏房,就算有了上条案的殊荣,都只能另辟小桌摆放。

  摆放好后,大老爷与大太太便先行离去,九哥与七娘子还要打扫屋宇,再次祭祀九姨娘。

  两个孩子一个捏了扫帚打扫地上的浮尘,一个拧了手巾,擦拭着九姨娘的神位。

  杨门封氏四个简简单单的黑字油光锃亮,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擦拭的必要。

  七娘子却擦拭得很认真。

  九姨娘的音容笑貌,在在重现眼前。

  “寄人篱下,只有忍……”她的苦涩。

  “想不到嫁到了杨家,还要凭着这手绣艺养活我和囡囡。”她的自嘲。

  “要听话……太太这个人……心地其实还算软的。”她的盘算。

  “正是你出头的好机会!”她的筹划。

  就算现在被写进了大太太名下,她心底却一直很清楚,她真正的母亲是谁。

  擦拭过了神位,她又和九哥一道给九姨娘行礼。

  二房太太,不过是二跪六叩就全了礼。

  但不论是九哥还是七娘子,都结结实实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全礼。

  屋外已是晚霞满天,藏青色的天空里,血色肆意涂抹。

  不知哪里来的寒鸦,落到了念先祠外的松树上。


  (https://www.91book.net/book/15270/44110.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