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筹谋
在东海之上一直忙碌的三大船队到底到了哪里,其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前后一共有两次抵达同一个地方,抵达的方式也差不多。除了天上的死兆星……北极星还在闪耀之外,都是为了追杀一支座头鲸家族。
和金银铜铁的利润属于一次暴富不同,华润号在海上的稳定收益,除了正常贸易之外,就是捕鲸业。
一条巨鲸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会浪费,哪怕是腐烂的内脏,都是特殊的肥料。虽然气味相当的糟糕,但是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明显。
至于鲸肉,更是属于北地工场最受欢迎的肉类补充。不仅便宜,还能保证大量供应。像石城钢铁厂这种初级煤钢工业体,一天肉类消耗是非常巨大的,而传统大牲口,还不足以保证供给给奴工苦力。
肉类蛋白的补充,就是个混搭模式,其中鲸肉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
至于鲸油,更是不必多说。
然而捕鲸船先后两次都穿越了广袤的一片海域,其中一次比较冒险,是直接从扶桑之南的暖流一路追杀。等到发现不对头的时候,已经远离太过,最后是硬着头皮,一路靠罐头、豆芽、鲸肉、海鲜撑到了东海尽头。
抵达东海尽头之后,又选择了北上追逐北极星,然后发现星图和海况,居然符合早先抵达流鬼国的探险队资料。随后北上,遭遇另外一股洋流之后一路西行。八天不到,终于看到了有靺鞨人盘踞的岛屿。
而这个岛屿,正是华润号重要的木料基地。
找到了港口码头,得到休整补给之后,捕鲸船终于返回扶桑,最后将一路的航海资料,转交给了王万岁。
和这一次惊心动魄的穿越大洋不同,另外一支船队要安全的多。因为船队最早的目的,是从流鬼国交换黄金和陨铁,然后继续东行,进入极圈捕杀北极熊。然而在东部的狭长半岛上发现矮人部落之后,这支船队在交换了几个矮人部落的奴隶之后,获得了这一支部落的“友谊”。
随后逗留了十天,通过比划,得知这支矮人部落和另外一支部落发生了战争。船队基本都是由战斗人员组成,很快因为“友谊”,帮助这支矮人部落击溃了他们的对手。
这支被击溃的矮人部落,以游猎犎牛为生,兼具捕杀棕熊、野狼之类。
记录在纸上,就是“有丁口三万,胜兵两千”。
因为这次作战,无意中发现了“东海尽头”,大量的海豹、海狗聚集地被标注,还有数量规模在一万以上的野生犎牛群,这些资源,在华润号看来,远比黄金白银还要珍贵。
在王万岁收集了这些资料之后,很快把消息传到了江阴,而江阴很快将消息传递到了武汉。活体犎牛更是以“进贡”的形式,送到了洛阳。在贞观十七年的年尾,可以说是无比激励人心的事情。
老张在看过东海传来的资料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船队顺利抵达了太平洋的东海岸,而且可能还是在北太平洋暖流在东海岸的交汇处,大概就是加拿大和阿妹你看的交界处。
买来的矮人部落奴隶,很有可能是爱斯基摩人的某个分支,至于他们击溃的另外一支矮人部落,很有可能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东南部的爱斯基摩人。
至于那些犎牛,张德直接可以断定,是西伯利亚野牛的近亲北美野牛。这种体型硕大,肩比臀高的野牛,在唐朝的势力范围内,基本可以说是灭绝。每年能够进贡犎牛的地方土豪,往往都是西来的塞种人,或者就是西突厥的附庸。
在唐朝重建丝绸之路之后,就有弗林国人将犎牛带到敦煌。也就是说,在老张脚底下的这块大陆上,犎牛应该在欧罗巴还有……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海象应该是百万级的,北美野牛,应该是千万级的。”
作为一条曾经在海上钻油平台浪过的工科狗,老张跟阿妹你看的同行是打过交道的,其中就有一条犬类希望国出品的工程狗,祖上是赚过“印第安人头皮花红”的主,杀野牛杀成保护动物这件事情,它一清二楚。
然而老张并不能确认北美野牛真的就数量巨大过,不过从东海传过来的资料来看,至少海象肯定是数量庞大的。
船队返航获得的海象数量不少,其中海象牙更是满仓。
仅仅从海象牙所获来计算,这一次的冒险,回报相当丰厚。
因为海象牙又被称作虬牙,和象牙、犀角、牛角一样,属于价格相当不菲的特殊物资或者奢侈品。
老张从海象数量来判断,或许那条阿妹你看的工程狗,应该没有吹逼,很有可能北美野牛,真的有过千万级的种群数量。
只从牛皮牛肉干牛骨牛角来看,都足以让船队进行这场大冒险。
“看来,木料价格又要上涨了。”
老张的判断是准确的,原本约定好的正月木料单价格,有人溢价两倍甚至三倍买断。扬子县某些疯子,甚至五倍六倍溢价,在年关将至的腊月,扬子县李县令在贞观十七年马上就要过去的短短几天内,拿到了十几份来年申请修建码头的申请。
只看这十几份申请,就能保证明年最少二十万贯左右投入。仅仅这些投入,就能够让扬子县吸收两万以上的劳力。
期间不算抽税,仅仅是房屋田舍建设的利润,扬子县的财政收入,就能保证不输给江对岸的润州。
“眼下东海扬子江兴建码头港口甚多,工部当趁此机会,加以利用啊。”
“旧年就曾想置办港务局,只是品秩未定,有人不服杜构,所以作罢。照今年行市,不服也得服。工部不但要插手港务,还要插手船运,这其中好处,自不必多说。最重要的,我等既然在朝为官,若是能为君分忧,还怕不能简在帝心吗?”
“反正市舶司是不成了,那点人手哪里够,如今都是对外招募,也不怕出事。”
“怕甚?只要能上缴银钱,再大的事也能压下去。我已托了人,前去武汉打探了消息,张江汉也透露了口风,料定这几年造船当成事业。既然造船当大兴,工部又身在其中,岂能白白便宜市舶司,白白让民部去露脸?”
“只是……工部在地方上,多少还是缺些门路啊。”
“怕甚么?丹阳郡公有个儿子,不是在扬子县做县令么?同朝为官,胡同一下有无,有何不可?扬子县有别它县,民部给不了甚么好处,咱们工部,大工名匠总归不少,又有营造队伍,眼下是最适合扬子县施政的。”
“那甚么时候联络?”
“这光景不行,还需上禀尚书,正旦之后方有计较。”
(https://www.91book.net/book/21740/396671835.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