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第210章 新的领域

第210章 新的领域


“这是?”又是一个“U盘”样的东西,陈元光心想,这一回又是谁的记忆?

    萨玛德看出了陈元光心中所想,“这可不是记忆,这应该是人类反抗军第二版的虚拟训练试炼。

    虽然人类反抗军的训练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改了很多版,针对不同兵种也演化出了不同的模式,但我想第二版和现在的训练应该也大差不差。

    毕竟训练的本质都是一样,无非是在科目和路径上进行完善。

    你可以拿它回去,提前体验一下人类反抗军的训练。

    也许会对你未来是否选择加入人类反抗军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陈元光听完后对萨玛德的身份更好奇了,能弄到这么多好东西。

    前有基廷的记忆晶体,后有人类反抗军早期的虚拟现实试炼,这两者光是听上去都知道保密程度相当高才对。

    有这本事却躲在马来亚大学当个平平无奇的教授,陈元光之前不止一次在互联网上查找萨玛德相关资料,从公开渠道查到的资料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甚至会产生一种,这人纯粹运气好所以能赶在阿尔法接管大马之前混到一个教职。

    眼前充满未知谜云的萨玛德和公开资料中相差也太大了,陈元光心想,虚拟形象和现实形象产生了巨大偏差。

    他从萨玛德手中接过“U盘”,然后说:“教授,这也是记忆晶体吗?”

    萨玛德摇头:“你可以看做是更复杂的记忆晶体。

    和你昨天看的那段记忆相比,这玩意的复杂程度要高得多。

    它是近几十年才被造出来,某种意义上算是人类反抗军内部的一次泄密。只是泄密的信息是很多年前的信息。

    而你昨天看的那玩意,是两百年前的,二者本质上一样,但在技术难度上不可同日而语。”

    陈元光离开萨玛德的办公室后,觉得自己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疑惑。

    就像萨玛德所说,一旦阿尔法制造出和他一样的人工智能,到那时候人类社会该何去何从。

    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能和平共存在世界上吗?

    如果人类反抗军探索出了一条碳基生命舍弃肉体机械飞升的路子,在当前的算力资源下,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走上这条道路呢?

    按照现在50亿的人口,最后顶天就10万人能够机械飞升,那么剩下99.99%的人都被抛弃了吗?

    陈元光意识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为了全人类的命运而不得不和阿尔法对抗上。

    当年收到的那个名为Matrix的快递,是权力更是责任。

    只是他一直没有想到,如果真的未来要和阿尔法对抗,要如何利用现代时空来进行助力。

    对于现代时空来说,未来时空是一個巨大的金手指,可对于未来时空来说,现代时空没有任何价值。

    因为这种双穿不是以“门”的形式,而是只有他的意识能实现这种穿越,他无法把现代时空的物质带回到未来时空。

    那么这金手指对未来时空来说显得格外鸡肋。

    陈元光之前有想过利用人体冬眠技术,让自己在现代时空进行时空旅行,通过把控一些关键节点的历史走向,让现代时空始终掌握在人类手中。

    这样的困境在于,现代时空如何避免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没有超级人工智能的辅助,现代时空的科研又如何超过未来时空。

    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问题,光是纸上谈兵就能想到的困难,更何况还有很多问题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才会陆续暴露的。

    因此陈元光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在萨玛德给他提供的虚拟试炼中锻炼后,他发现人类反抗军的训练强度实在太高了,体能训练的占比非常少,大部分是计算相关的内容。

    因为人类反抗军最重要的就是核聚变潜艇,阿尔法在算力上的绝对优势,导致他们压根不敢联网,只能通过人脑和计算机配合代替卫星和计算机来计算导弹的弹道和落点。

    除了计算之外,冥想、生物是占比其次的内容。

    这些都是为了把人往人脑计算机方向培养的一些辅助课程。

    陈元光在经历了这些训练后,对人类反抗军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同情,现代时空都没人会想着要靠人脑和计算机对抗,没想到在未来时空人类居然被逼到了如此窘境。

    因为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场景远超外界想象,比如说在众多卫星拍摄的图片中寻找导弹基地,计算机和卫星图片结合后的深度学习算法只要花45分钟。

    而人类反抗军为了提高导弹发射的精确度,居然还得学习如何解NS方程。

    四百年后,NS方程已经被阿尔法解开了。

    用于描述流体运动的NS方程被解开,意味着阿尔法可以利用卫星图片去研究海平面图片变化,进而抓出人类反抗军潜艇的下潜地。

    这也导致人类反抗军的潜艇不得不下潜得更深,降低阿尔法的准确率。

    下潜越深,导弹发射就要考虑到海水的影响,进而需要去解NS方程。

    同时因为要着手准备在现代时空搞事,所以陈元光在未来时空还得把一些精力放在技术理解和技术收集上。

    这导致他觉得特别疲惫。

    他基本上保持着在未来时空一个月,然后回现代时空呆几天的频率。

    现代时空的西南内陆。

    “好,我没意见,就简单在这弄个小型婚礼吧。

    只是委屈你了。”陈元光说。

    在暗杀未遂之后,考虑到其中的巨大风险,林甲决定就在绵阳举办一个小型的婚礼,就只有最亲近的亲戚和朋友来参加。

    而在杭城那边,则由华国方面全权接管,陈元光听赵局长的意思是,他们为了抓住鼹鼠们还是照常举办。

    会由内部的专业人士扮演陈元光和林甲,以及其中的关键人物。

    林甲听完后叹气道:“元光,能选中你已经够幸运了。

    这点小的不幸算不了什么。

    再说,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下,我们作为个体,什么都做不了。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给你添麻烦。”

    “嗯,到了我们这个地步,很多事情就由不了人了,哪怕我举双手投降,说不会对联邦造成威胁,华盛顿也不会信啊。”陈元光调侃道。

    林甲说:“伱这话让我想到了昨天的新闻。”

    陈元光好奇道:“什么新闻?”

    林甲说:“新统领不是在白宫举办了就职仪式吗?就职仪式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他,说你如何看待华国威胁。

    他直接点名说莱特对我们造成了巨大威胁,他让华国有了阿美利肯没有的技术,这让联邦感到很困扰。

    他这话背后的意思其实是,换做之前,华国的可替代性是100%,我让阿美利肯、欧盟、霓虹高丽这些盟友的企业们,把自己上下游的供应链搬离华国。

    往东南亚、南美、东欧这些地方转移,这些地方同样有着大量廉价劳动力,至于水电价格昂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营商环境不稳定这些问题都能够随着供应链转移逐渐克服。

    而现在无论是钙钛矿电池还是拓扑半金属,他们衍生出来的半导体产业和光伏产业,是靠搬迁供应链所无法克服的问题。

    你的存在降低了华国的可替代性,现在可能从100%变成了70%,这让白宫感到困扰。”林甲分析道。

    陈元光听着听着联想到未来时空,在未来时空,阿尔法对人类来说,哪怕他过去没有表现出一丝试图毁灭人类的念头,人类也不敢相信他。

    而人类对阿尔法来说,没有毁灭阿尔法只有自我毁灭的能力,阿尔法同样不敢相信人类。

    这是一个无解的囚徒困境。

    在现代时空也是一样的道理,华国14亿人口的存在导致了,在阿美利肯的全球体系分工里,华国只能站在下游喝汤,而你现在想从下游往上爬,那就势必然会破坏这个全球体系分工。

    陈元光作为华国的一份子,阿美利肯是如何都不会相信,陈元光能够带人类进入商业航天时代,靠太阳系资源解决华国14亿人要过上好日子而地球资源有限的问题。

    阿美利肯只会认为,华国的制造业升级会像过去发达国家粉碎机的外号一样,把阿美利肯现在所拥有的这些给粉碎掉。

    他们压根不相信陈元光能够制造足够的增量。

    这就是现实世界的囚徒困境。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囚徒困境决定了当前国际分工下所有的上游国家都不会真正意义上和华国结盟,而所有下游国家都在阿美利肯的蛊惑下试图吃掉华国的蛋糕。

    要不是阿美利肯自己的战略失误和左右摇摆,华国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举世皆敌来行动。

    “好吧,还真是重视我,在卷土重来后第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就点名‘表演’。”陈元光调侃道。

    他倒没有什么压力,自己马上要给阿美利肯好好上一课了,该有压力的应该是他们才对。

    林甲苦笑:“这未免有点太重视。

    眼中钉肉中刺的日子风险太高了。”

    林甲很担心陈元光的安危,对林甲来说,哪怕和陈元光结婚之后,她变成了陈元光遗产继承顺位的第一人,她也不希望陈元光有什么意外。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陈元光出现什么意外,她是一定保不住如此庞大的财富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陈元光丝毫没有感觉到压力:“我命大,不至于这么容易就死。

    我还没看到光甲航天为人类开启商业航天大时代呢,怎么能就这么死了。”

    林甲坚定道:“肯定,你肯定不会这么容易死。”

    陈元光又问:“关于收购机器人公司,这件事怎么样了?”

    林甲说:“我们表达过意愿的公司,无一例外,都答应接受我们的入股,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他们需要保留一定的股份。

    我们可以拿到70%的绝对控股,他们只希望保留一定的股份,希望能分享光甲系带来的红利。

    应该是之前那些商业航天公司拒绝我们收购,最后在我们的可回收火箭挤压下,无一例外全部倒闭的缘故。

    这次这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答应的都非常爽快,害怕我们进入这个领域后,他们连汤都喝不到。

    我甚至能从他们的语气中读出迫不及待:快点来买我。”

    陈元光笑了笑:“这是因为我在资本市场的号召力。

    原本只值10亿的公司,卖给我们之后,转手就能值个100亿。”

    林甲摇头:“元光,你小看你自己了,怎么着也是500亿,直接翻个五十倍。

    甚至哪怕是500亿的估值,在金融市场上也供不应求。

    市面上我们参股的企业里就没有低于500亿市值的,考虑到机器人如此庞大的赛道,以及我们上下游能够发挥的作用,哪怕是一个空壳都能值500亿。

    前者的话就像之前互联网鼎盛时期鹅厂和阿狸收购创业公司,没人敢不答应一样,面对巨头的竞争,他们难以抵抗。

    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把自己卖给巨头。

    我们在国内已经是科技领域首屈一指的巨头了,如果把光甲航天和光甲科技做集团化整合,那这个规模就更加庞大了。”

    这里的地位不仅仅是营收,更是阿美利肯的认证以及技术垄断带来的公信力。

    就像华为,华为在国内的地位让他们的通信设备在国有领域如入无人之境,可以拿到大量的订单。

    同样的,陈元光名下的企业,也能从国有企业拿到大量订单。

    像制造业需要大量用到机器人的钢铁行业,他们的申海的亲儿子宝钢肯定会把订单给光甲系的企业。

    不仅在这些领域,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靠技术专利能拿捏所有光伏制造厂商,光甲系的机器人同样可以轻松卖给他们。

    这就是行业地位带来的号召力,陈元光的收购能帮这些企业在营收上实现火箭式发展。

    “所以你的想法是?”陈元光问。

    林甲果断道:“当然是让他们拿钱走人。

    什么都没有就想分享到光甲系光环带给他们的红利?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世界上没有这么多天上掉馅饼,我都是按他们最新一轮融资,然后加个百分之二十的价格给他们提供的报价。

    也许他们自己不想卖,他们背后的投资人也会逼他们卖的。

    我和这些机器人公司背后的投资机构也聊了,你们乖乖配合,后续我们把这些机器人公司打包上市的时候,还能考虑给你们分一点蛋糕。

    要是不配合,那光甲航天自己玩,你们就什么都分不到了,对我们来说无非是多花点时间。

    这些金融机构都是见风使舵的主,他们是不可能会因为这点‘小生意’得罪我们的。”

    林甲非常淡定,二十亿的生意在她看来小事一桩。

    陈元光听完后觉得有点不舒服:“这不是巧取豪夺吗?

    会不会不太好?”

    林甲直视陈元光:“不,我们是花钱买,并且给了他们溢价,20%的溢价无论如何都不算低。

    这些都不是上市企业,他们靠自己想上市遥遥无期。

    其次如果是实现重大进展的公司,我们也可以谈。

    再者在商言商,商战可比这残酷的多,不被我们收购,等我们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他们一个子都捞不到。

    像之前那些拒绝我们的商业航天公司,他们背后的投资人可都是血本无归,研发出来的技术哪怕想卖了回血,都没人买。”

    一鲸生而万物落,光甲航天对于商业航天的可回收火箭这个细分领域,起到了毁灭性打击的作用,先发者全部倒闭,后来者都选择其他赛道。

    没人想和光甲航天在可回收火箭领域竞争。

    “何况我们给了退路,在现在这个经济形势下,能拿到一大笔现金全身而退,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儿了。

    元光,你别太理想主义,有的时候社会就是这样,你不会有很多选择的,桌面上看似摆了很多选择,实际上能选的只有一个。

    对他们来说,他们要是对自己有自信,完全可以不卖。

    既然选择了卖,又没办法提供相应的价值给我们,又想保留一定股份享受未来的发展红利,哪里有这种好事?”

    在过去四年时间里,林甲对商业运作的理解愈发深刻,对利益交换、如何取舍也变得驾轻就熟起来。

    从当年大多时候只是纸上谈兵到现在的亲手操盘,陈元光觉得林甲在工作上做决策把个人情感进行剥离,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天赋。

    “好,这些都是小事,你说了算,我最近对机器人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最近认识到人工智能才是未来发展方向,无论是能源还是芯片,它们都是在发展人工智能过程中不得不解决的瓶颈。

    我最近打算开始着手做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分领域。”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136/43996.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