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鹅的三国 > 第271章 不要紧张

第271章 不要紧张


夜间,延安近郊的一处采石场。

    五十余名道兵分成十二个工作小组,将吕布开采、打磨的石条装到马车。

    马车已经去掉了车厢、装饰物,就剩个车板。

    这车的车轮是楠木拼合而成,车轴等关键部件都是铜铸、精加工后的。

    算上车板,都是使用一段时间,经过磨合后拿白法力洗练了。

    只要不是严重超载,又或者疾驰冲撞巨大障碍,这车都没问题。

    正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也是能缓慢恢复的。

    大约载重三吨,黑熊站在车轮边上细细感受轴承转动时的细微噪音。

    控制十二匹马缓缓加速,马车载重而行,余下道兵傀儡一人背负一块条石,跟随马车向修筑石塔山顶赶去。

    马车平稳沿着山坡道路行驶,抵达工地后,条石有序码放。

    黑熊仿佛包工头一样站在边上监工,没有火把照明。

    他却在思索马车的负重极限,极限负载时,车轴磨损就大,需要恢复的时间就长。

    极限负载、高速行驶,再加上意外撞击,那大概率车体瓦解。

    所以正常使用时,用四匹马就可以了,车厢、武器、士兵重量不要超过一吨。

    这样十几辆重型战车冲击,哪怕对面是许褚的虎士方阵,也能一举冲破。

    还要增加卷帘,不依靠这个杀伤多少人,关键是要制造、扩大对方的恐怖情绪。

    制造一些车辆,未来能有更大的用处。

    其中最好有一辆水陆两栖的大车,这样未来自己就能去更遥远的地方采集种子。

    思索间,傀儡道兵工作完成。

    黑熊又上车,控制马车去采石场,继续拉开好的石条。

    只是这次,又比上次多了三块条石。

    临近四更的时候,他才停止工作,返回营地。

    基本上倒在榻上就入睡,他睡醒之前,普通事情已经无法打扰他的睡眠。

    刘豹天亮时就来到山顶工地,见多出的三堆石料,就知道采石场积存的石料被尽数运来了。

    为了修筑彰功石塔,附近开了三个采石场与两個石灰场。

    刘豹来的时候,石塔建设基地继续挖掘地基,地基很深也很宽。

    挖好地基后,就会用石条搭建地基,石条隙缝会用糯米汁混合三合土进行填充。

    整个石塔地基将会有四层,这四层都是密室。

    四层地基之上,就是地表五层石塔。

    石塔将是六面造型,石塔内部做环形梯,内部墙面上刻字表功。

    黑熊没那么多时间来修塔,他来只是想完成承诺,保证刘豹能多活一段时间。

    刘豹生存的时间越长,随着威望上涨地位趋于稳固,这个人遭遇刺杀的概率就越低。

    修塔时,黑熊见这里降雨稀少,山顶排水性好。

    就想着在石塔地基处弄几个密室,用来储放一批即将销毁的资料。

    等密室封住,开始垒砌地表塔身时,他就准备返回关中。

    接下来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疏浚水利,以及冶铁,其他事情都得靠边站。

    越是种田,越是感觉曹操是个穷鬼。

    现在气候不稳定……但怎么说呢,关中在李傕时期经历过了恐怖的大旱,大旱过去后的十几年里,再次大旱的概率不是很高。

    也不知道这种算法对不对,反正在黑熊、以及世人的观念里,没有长期大旱、大涝的例子。

    所以关中现在每一年都很重要,只有攒够粮食,才能硬扛后面十几年、七八年年后出现的天灾。

    粮食充足,比什么都重要。

    打袁尚,扩大地盘的同时,就要承受对方的边防压力;打曹操,也能扩大地盘,也要承受对方被南北夹击的窘迫战略地位。

    获取不了多少有用的物资,只要关中稳固,未来想要什么,都可以组织人手进行生产。

    只要有心,十几年后士人见面先发一根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年头抽烟,还真的有益于身心健康。

    故而现在对外开战,也就诸胡是个富余的敌人,那牛马是货真价实的牛马。

    如果军功足够彪炳的话,很多事情就不存在道德、舆论障碍。

    就连现在关中各处百户所,随着天气转暖剃发风气也传播起来,但没人再会拿这个事情来搞事。

    还有刘备,原本还顾虑对方取代曹操,用更高效的方式整合关东的战争资源。

    但现在,沉心于种田之后,黑熊是真的不急。

    自己不主动去打刘备,以刘备的性格,就不会主动来打自己。

    只要打起来,函谷天险就在那里,自己看不上关东穷地,肯定没必要主动出击。

    刘备只要敢来打,动员的军队越多……自己哪怕防守不攻,也能让刘备亏死。

    当关中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很多事情,就可以多元化解决。

    就算自己真的打不过刘备,耗也能耗死刘备!

    故而黑熊心态越发的平和,一觉睡醒,神清气爽。

    简单用饭后,他坐在木棚下烹煮茶汤之际,开始处理积攒的公文。

    这时候刘豹返回,简单通报后,坐在黑熊侧旁,饮用黑熊分享的茶水。

    他皱着眉:“大司马,这茶怎么略显粗糙?”

    “交州的茶。”

    黑熊语气平静:“交州四季如春夏,那里没有冬天,树木青绿,不会枯黄凋落。所以那里的茶,长的有些快。”

    “小王知晓交州风物,为何交州的茶会如此的寡淡?”

    刘豹疑惑又详细品味茶汤,神情不爽:“这也叫茶?”

    “如何不是茶?交州能产,可惜北方难以生存。”

    黑熊端起茶碗小饮一口,解释说:“最好喝的茶,从节气上来说,谷雨、清明的茶最为浓郁。这是茶树积累一冬的精华,春雷之后,这一冬精粹注入新叶。这一片新叶,才是仙品。”

    黑熊也有些嫌弃看茶罐里熬煮的大片茶叶:“这些交州茶不好喝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交州制茶技艺不如荆州;第二是茶价飞涨,交州人后知后觉,等他们采集茶叶时,已到了酷暑时节。这时候茶叶硕大已老,交州人又贪茶利,就采叶炒制。”

    继续饮一口,黑熊也是无奈:“这第三,交州茶种没有经过改良,生长迅猛。”

    即便这样,这批茶叶依旧供不应求。

    袁谭也是运气好,被迎入交州,交州土汉豪强也认汝南袁氏的牌子,所以袁谭立刻出手了这批茶叶。

    给自己、刘备、刘琦都送了一些,剩下的茶叶才拿来盈利。

    也就自己这里,多过了一道关税,在刘琦、刘备那里,都是直接售卖。

    荆州去年产的茶叶早已销售一空,荆州人吃下市场上的茶,向中原贩卖。

    如果不是袁谭发动了茶叶外交,交州人别想把茶叶卖到长江北岸。

    荆南人与交州人仇恨较深,交州人执意要向北方贩茶的话,走湘江,来一艘抢一艘;除非走海路,将茶叶在吴郡中转,再去琅琊。

    只是茶叶的利润红利也波及到了江东,江东大姓还有孙权,怎么可能让交州人赚这个钱?

    刘豹细心听着,就问:“大司马,茶叶利润丰厚,小王可否在南山建设一座茶庄?”

    “这可是重税,你如果同意,我自然不会反对。”

    黑熊打量刘豹:“以你的功绩和地位,单于位在诸侯王之上,如果要修建庄园,我可以给你批万亩田地,折算山林,能有三万余亩。以你的地位,不能称之为庄园,可为单于别馆、行宫。这样吧,给你五万亩山林,以后茶税八成,等同于官营的茶庄。宅地税,也永久免除。”

    刘豹却蹙眉沉思:“小王是想置办一份私产,不宜用单于名号。否则未来单于大位旁落,小王一番心血,岂不是便宜了外人?依小王心意,此处可为小王子孙之业。”

    想了想,刘豹下定决心:“还请大司马公事公办,该多少茶税就多少茶税,宅地税也不必宽免。就是希望大司马能念在小王辛劳的份上,让茶园大一些。”

    不敢奢望永久免除宅地税,这免除的宅地税,针对的是这个茶园,又不是他刘豹的子孙。

    就算是针对他的子孙,以刘豹对汉学的了解,今后如果丢失单于大位,他的子孙很难保住一座免宅地税的庞大茶园。

    只有年年上缴宅地税,上级管理单位才会照料这个庄园。

    “既然这样,我就为单于拨出三万亩山林。”

    黑熊说着,就取出一页帛书铺平整,捉笔就开始书写,随后又盖上自己的私印‘黄巢居士’,又起身回营房,取出沉甸甸的梁侯印、大司马印,分别盖上。

    见黑熊动用大宝,外围拨打算盘的主簿杨阜起身,上前拱手:“君上。”

    “誊抄入档,行文于京兆都尉处。”

    “唯。”

    杨阜双手接住,施礼后转身去找令史张昶,这位张奂的次子、草书大家主动求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来学习金简书法。

    誊抄一份入档,再誊抄一份后用印,发到京兆都尉司马芝处。

    张昶反复研究又临摹一番后,原件被杨阜送回黑熊手中。

    黑熊则交给刘豹:“让你亲信之人,拿了这这道书令去找司马芝,司马芝会安排人手协助你们建设茶园。如果不放心,也可以花钱去荆州雇佣老茶农。”

    当然了,开辟道路、整理茶山、建设庄园、购买茶种等等事情都是要花钱的,这个钱自然是由刘豹来掏。

    刘豹也是第一次见金简书,双手捧着细细观察,由衷赞叹:“此可为小王传家至宝也!”

    对此黑熊只是笑了笑,就说:“再有七八日地下密室完工,我要返回甘泉山。单于可有意前往关中游玩?”

    刘豹认真思索,又看看手里的帛书,就说:“有大司马此物,小王可以游说氏族长者,此事促成之前,小王不会有性命之虞。”

    说着抬头看黑熊:“六月时,匈奴各部勇士相距于离石王庭,大司马可有空闲?到时候各方勇士竞技,太史将军必能勇冠三军。这样的话,各部勇士自会倾心。”

    见黑熊思索,刘豹继续说:“届时,河套诸部,与中部鲜卑也会举行大会。一切勇士都会前往,这是一个慑服他们的好机会。”

    刘豹又说:“昔年五原吕奉先、云中张稚叔就在王庭大会上以骑射称雄,自此以后,匈奴各部崇敬此二人,视为部落大人。”

    “你放心,我会来的。”

    黑熊见他比较诚恳,又觉得这种事情应该站台支持。

    担心刘豹私下搞其他计划,就说:“我无意与河套、鲜卑之流往来,否则有了情谊,来日战场之上反倒不好下死手。我就来五天,伱们照常举行大会,我自己会来。”

    刘豹愕然,讪讪做笑,解释说:“大司马可知河套之窦部?小王受其部委托,欲邀大司马前往河套,商议河套诸部归汉一事。”

    “这样的话,我要率三千骑出榆林塞,也请你告知河套诸部,好让他们不要紧张。”

    “呃……小王尽力而为。”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166/43941.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