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鹅的三国 > 第262章 禁食鼠令

第262章 禁食鼠令


甘泉山,甘泉宫废墟遗址处。

    三百年的时间,这里当初庞大的宫室建筑群虽然损毁坍塌,但一处处高台、院墙尚存。

    早已经失去维护和看管,一处处有挖掘价值的废墟早已被乡民、胡人经手无数遍。

    黑熊驻马遗址最高处,手里捏着温泉卡沉眉思索。

    以他对卡片的了解,使用温泉卡后,召唤出来的温泉并非是凭空出现,这水肯定来自深层地下。

    是无数种巧合下,一股深层地下水脉钻破一道道障碍,自然而然涌现出来的。

    自从洗练水潭后,菊水就干涸了;自己洗练、收走的是一条能划竹筏的小河。

    再次召唤出来,河道落差、宽度合理的情况下,怎么也能航行小舟。

    最初想的是在蓝田山谷中使用,沟通灞水支流与丹水,强化漕运缩短陆运距离。

    但荆州存在各种不稳定性,汲取太多物资,会过早的令大部分荆州人‘觉醒’。

    说到底,刘琦的家族利益,与荆州人的利益并未高度绑定;刘琦配合自己,不等于荆州人会配合。

    思来想去,黑熊望着那条蜿蜒向北的秦直道,再看看周围山脊走势,很想在这里使用。

    又觉得有些浪费,自己不缺‘山涌甘泉’这么点神异名望;如果未来远征西域,这张卡是军团迅猛推进的底气所在。

    巡游完毕,黑熊返回临时营地。

    这里外围只有简单的木栅栏,大司马幕府主要成员都已聚集。

    黑熊返回时,被他任命为冶铁校尉的徐林就抱着一卷牛皮地图在路边等候。

    有名的铁矿其矿脉丰富,不是轻易能开采干净的。

    已经着手恢复铁矿开采和冶炼,能锻铁的铁匠也开始搜集现成的铁料,开始锻打农具。

    自秦末汉初开始,关中就有四个有名的冶铁基地,一座在雍县东,一座在漆县,这两座都在关中西北部;第三座在夏阳之北,在龙门附近;第四座在郑县。

    潼关有造船基地,食盐产地就比较丰富,没有局限于河东。

    圆形军帐里,黑熊翻开牛皮地图:“你们决定着重开采夏阳?”

    “是,河东皮氏也有铁矿,两矿隔龙门相对。”

    徐林解释说:“君上大力推动造船,未来能取太原、河东之木炭,有河运之便,利于转运。夏阳铁矿不足,便着重开采皮氏矿。”

    顿了顿,徐林就说:“臣所疑虑的是,是否要将冶铁、锻铁合在一起。”

    “合并一处,未来矿工多是俘虏,你规划建设营区的时候,矿工区域要单独隔开。”

    黑熊知道他在顾虑什么,铁匠职业都是很强壮的,这个工作又很辛苦,具有一定垄断性。

    如果冶铁基地叛乱,就能从锻铁基地快速获取大量的钢铁器械,这会增加平叛的成本。

    徐林并不适合统兵作战,当亲兵队长也不是长久之计。

    在他督练关中步兵后,就被黑熊转业去负责铁业。

    这些人才能虽然有些不足,但也能聚拢一帮人。

    “我只要钢铁产量,你要激励工匠,能改进工艺增加产量、质量的人,我不吝赏赐。”

    “等春耕结束,我会从各百户所抽调精干人手去夏阳支持你,什么都不会缺你,你要快些拿出成绩。如果做不到,我提前换人。”

    “君上安心,最迟四月初,就能日产万斤粗铁。”

    “嗯,四月中旬我会来夏阳看你。你走的时候去一趟骊山西营,将吕常、阎行这些俘虏、降军带去夏阳。”

    黑熊说罢,取出早已书写好的公文,一份是调动俘虏的令文,一份是让沿途百户所出兵押解的令文。

    现在关中最苦的工作就是夏阳的铁矿开采,这种事情优先由俘虏顶上。

    至于阎行、吕常空出来的林木采伐工作,则会从附近百户所中抽调。

    林木采伐没必要太快,一边采伐,一边植树育林才能长久下去。

    目送徐林离去,黑熊打开随身木箱子,找到技术分类,取出里面的纸条看一遍,找到了‘煤炭炼焦’,提笔在上面补充写道‘四月中旬夏阳’六个字。

    煤炭炼焦与焖烧木炭技艺类似,也像烧砖,九年义务教育里,有这种东西。

    徐林前脚走,主簿杨阜就端着一盘公文走来:“君上,春耕在即,长安大学许多学生请辞,王仲宣发书来问。”

    黑熊就见木盘上第一个公文就是王粲的笔迹,拿起来阅读,不由皱眉。

    王粲想要进行一次考核,考中的求学少年留下,伙食标准提升,每月给五十钱;不能考中的,一次性清退,农忙结束后,再准许这些人回来听讲,但停止免费的伙食,除非这些少年每日进行半日的义务劳动。

    “他说的很有道理,可这是我的米、我的钱。”

    黑熊将王粲的竹简拿出来,只有五枚竹简编织在一起,随手丢到一旁的炭火盆里。

    杨阜看着燃烧起来的火焰,面露可惜。

    如果把这东西丢给长安大学里的贫家少年们看一看,王粲大概率要被打闷棍。

    黑熊又翻阅其他公文,当即捉笔在原件空缺处给出处理意见。

    杨阜直身跪坐在边上,斜眼观察;最短的公文只有两枚竹简,一枚竹简写着对方的官位身份信息,另一枚则是内容。

    有的公文简单的让杨阜感到有些可笑,比如某位百户打猎抓到几只兔子,还会问黑熊该怎么处理。

    有的百户找到好看的石头,也想给黑熊送过来,现在禁止各县无故往来,所以想要一份通行许可。

    没有郡一级的调令,能正常往来的只剩下邮传、与公干的官吏。

    除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缺乏文化常识又贪图表现的百户,会积极撮合治下男女的婚事,成婚一对就向黑熊报告一次;有时候牛马产犊子,也会向黑熊这里报喜。

    对于这类,黑熊也会捉笔回复几個字,比如‘好事’,或者就‘已知’。

    没什么好厌烦,唯一不爽的就是竹简翻阅不便,但明年或许后年,关中才是大面积使用纸张。

    幕府机构越发完善,每日处理的公文都要落实回去。

    这么多人眼睛看着呢,自然清楚基层的百户们是如何与黑熊互动、聊天的。

    这些百户能为一个兔子写公文,若是听到一些流言,伱说会不会写在公文里?

    用了两个多小时,黑熊才处理完今日积攒的公文。

    只是他捏着三道公文晃了晃:“义山你看看。”

    “是。”

    杨阜接过观察,见三道公文都是跟老鼠有关的,一个百户希望可以组织少年孩童去掏挖鸟巢、鼠兔洞穴;另外两个百户里,一个问该不该禁止下面人吃老鼠,还有一个人则问老鼠应该怎么吃才好吃一些。

    杨阜看了不觉得奇怪,老鼠偷吃粮食,百姓抓到老鼠吃肉实属正常。

    鼠皮攒多了缝合起来,也是一件保暖皮衣。

    “自幕府建立以来,先后颁发了《职田令》、《劝农桑养殖令》,现在我要颁发第三道令,叫做《禁鼠令》。”

    黑熊说话间,杨阜起身就取来了一页青绢,黑熊铺展,就捉鹅毛笔书写:鼠类污秽,当杀而埋之,不得剥皮取食。投鼠于井者,与投毒罪同。

    现在天气渐渐转暖,迁徙来的人口活动范围大增,与山野老鼠遭遇的频率大增。

    抓老鼠吃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多。

    书写完毕,黑熊取出‘汉大司马印’盖了上去,杨阜拿起就去找长史崔州平,然后再找令史张昶,由令史张昶起草、誊抄多份令文,崔州平、杨阜、张昶各自用印后,这些誊抄的告令就会发送到各郡,以及三辅都尉府,再由他们向下布告。

    理论上来讲,目前安定郡、天水郡也在接受布告的范围内;因路途成本考虑,天水郡获得布告后,会向陇西郡传播,陇西郡再向武都、金城郡传播,一直传播到理论上的河西四郡。

    为了增强幕府对河西四郡的影响力,经过层层推举,已经向河西四郡的一些名士发去了征辟令。

    这些征辟令也是一层层向西传播,当地郡县通知到位后,如果对方愿意响应征辟,就会组织公车,送对方来关中赴任。

    现在这个节骨眼,死掉的匈奴人还没腐烂一空,黑熊的征辟令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西曹傅干上任后,征辟的工作就由傅干负责了。

    征辟是征辟,授职是授职,授职的时候黑熊才会给出意见。

    然而到了现在,幕府东曹依旧缺位。

    长安,大学城。

    蔡昭姬姐妹两个挥舞锄头,正在给小花圃松土。

    在木棚下休息时,蔡睦带着一卷帛书快步而来:“昭姬,陈郡回信了。”

    蔡昭姬姐妹起身,蔡贞姬为蔡睦翻开个木碗倒茶,蔡昭姬则拿起陈郡来的书信,是袁涣的书信。

    蔡睦面露笑容,蔡昭姬还没看,就知道表兄袁涣给了一个正面的回复。

    翻开阅读,果然袁涣同意来关中。

    蔡昭姬却皱眉:“叔父,曹孟德岂会轻易放人?”

    “应该会放行。”

    蔡睦说着迟疑,见蔡昭姬望着自己,就解释说:“长史陈震已然启程,他返回之前,大司马就没有动兵的可能性。这是曹孟德攻夺黎阳的机会所在,为防止万一……同意此事,就可深入侦查。”

    照着常理来说,陈震去朝廷那里拜谢天子进献方物,这个期间黑熊发兵的概率很低。

    可万一呢?

    同意袁涣来关中,多带一些随员,情况不对,这些随员快速后撤,就能为曹操提供预警。

    见蔡睦如此解释,蔡昭姬只是笑了笑:“叔父终究不了解曹孟德,也不了解表兄。表兄来关中,是为贞姬婚事。给曹孟德十个胆子,此刻也不敢作梗、阻截!”

    他敢阻挠,就给了黑熊出兵的理由!

    好不容易用大司马、梁侯的爵位暂时稳住了关中,维持了表面的和睦,曹操怎么敢轻易破坏?

    蔡睦一时哑然,想一想也觉得蔡昭姬说的更有道理一些。

    他想了想:“这么说,黎阳之战随时可能爆发?”

    “是,现在就看袁尚的胆魄了。”

    蔡昭姬端茶小饮:“据我听闻,梁侯与河北有约定,约定内容就是尚书行台。河北没能为梁侯请来这尚书行台,梁侯自不会为黎阳得失而出力。依我之见,河北使者不日将至。”

    蔡睦沉眉:“昭姬是说尚书行台?这样的话,会不会危及袁曜卿安危?”

    “不会,今曹孟德并无独大之势,他不会将事做绝。”

    蔡昭姬说着,端茶小饮,见妹妹自闭,坐在那里不言语,不由感到有些心酸和担忧。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166/43950.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