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鹅的三国 > 第257章 临阵抉择

第257章 临阵抉择


黎阳城外,张绣穿普通铠甲,与十几名骑从观察。

    不管是黎阳城,还是黎阳西城,城上悬挂的旗帜暗淡失色,难以招展。

    为了围死黎阳城,曹军已经在黎阳码头增筑了一座新城。

    黎阳二城以北,更是曹军两道堑壕、栅栏、土垒防线。

    整个冬季,除了极少部分信使出入黎阳城外,这两座城再无什么变动。

    该吃的、该烧的,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城池规模决定了它能贮存多少物资,越大的城能贮存越多的物资。

    可想要稳定守卫大城,需要配备的军队就多。

    人数多了,消耗就大。

    所以一座城池是有困守上限的,除非是那种十分险固的城池,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内部有足够空间进行物资再生产。

    黎阳城很重要,是因为黎阳津很重要,这里并非什么天险,而是交通要津。

    袁绍病死前,先后对黄河南岸发动了官渡、仓亭两场战争;所以黎阳城始终只是袁军的运输中转枢纽,并未经历过专门的增筑。

    增筑黎阳城缺乏时间,也就袁谭驻守期间,另外筑造新城,与旧城互为犄角,增强了防守能力。

    所以西城,比黎阳城比起来缺乏底蕴。

    黎阳城再破落,城内民居众多,拆毁屋舍,这些燃料也能支用许久。

    张绣观察片刻,抬手一指西城:“去劝降。”

    五六名骑士护卫着一人上前,当首之人高举杏黄旗。

    距离城门三四十步时,城上十几名弩手发箭,顿时两人落马。

    同时城门开启,冲出十几个无甲男子,或持刀盾,或持长矛。

    紧接着城上又是一轮强弩攒射,张绣派出去的人拉扯坠马的伤员上马后,转身就跑。

    就见冲出来的士兵拾捡箭矢后,毫不犹豫后撤。

    “斗志尚存,袁氏得人心如此,实在可叹。”

    张绣感慨一句,又观察慰问了伤员,引着众人返回营地。

    此刻黄河冰面冻结,一车车的柴草、补给运往北岸。

    码头小城外围扩展,张绣回来时就见一些吏士开凿黄河冰面取水,使用冰水混合北岸泥沙制作头颅大小的泥团。

    前几日制造的泥团已经冻结,堆积摆放,远远望着,仿佛检阅首级。

    穿过外围区域,就见里面工匠正组装霹雳车。

    黎阳周边不怕水涝,春季洪水又或者春雨,都不会造成什么泥泞、水洼。

    这意味着春季的降雨,以及冰雪消融、春洪等等气候因素,不会干扰这里的战斗。

    码头小城内,巡哨军士往来不歇。

    张绣下马,摘了头盔提在手里,阔步去见负责前线的曹仁。

    曹操主力已在陈留集结,随时可以北方参战。

    但目前不清楚关中举动,曹操选择暂时观望,给黑熊一个面子。

    他来时,曹仁正望着桌案上的木工小摆件沉思,多是攻守战具的小模型。

    除了云梯、攻城车、挡箭牌、霹雳车之外,还有一些张绣不熟悉的器械。

    曹仁只是瞥一眼张绣,也不打招呼,就继续专注望着桌案上的小模型,脑海里构思攻城计划。

    理论上来讲,以曹军现在的数量和士气,完全可以学习甘宁。

    甘宁的攻城战法过于野蛮,哪有搭上云梯,弓弩手与城上守军不分敌我对射,以掩护己方重装步兵强袭的打法?

    这个战法太疯狂了,弓弩手要不计自己的伤亡,以劣势的高度,与城上守军对射;攻城步兵更要冒着双方箭矢的打击,还要与守军对戳、厮杀。

    以现在曹军储备的弓弩、箭矢数量来说,完全可以压制守军,只要守军被压制,那弓弩手的伤亡就会十分低微。

    但问题就出在强袭攻城的重步兵,这么强的弓弩部队进行压制,攻城步兵也会遭遇无差别打击。

    曹军各部里,谁能选出五百,乃至是三百悍不畏死的猛士?

    军中永远不缺猛士,怎么激发这些人的作战积极性,才是最大的问题。

    关中强势,对曹军的压制是肉眼可见的。

    就比如临战之际选拔陷阵、先登勇士……普通金钱物资悬赏,只能选拔到普通的猛士。

    至于负伤残疾后朝廷养老这种事情,曹军上下就没人敢有过这么奢侈的想法。

    厚赏、养老效果差强人意,关键是曹军未来的前景。

    大家拼命厮杀,图的不就是一個前程?

    关中方面表现的那么强劲,直接让曹军中下层失去了作战积极性。

    当兵,更多的是一种身份所限的不得已。

    此前的奋斗,对大多数军人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十万颗匈奴人的首级,抹消了曹军内部奋斗拼搏的那股精神。

    结果就是新年第一战,曹仁竟然找不到足够让他放心的先登勇士。

    箭矢是很宝贵的,先登部队的铠甲更是宝贵。

    若一鼓作气破城,那箭矢、铠甲还在,无非就是耗费人力进行修缮;破了西城,黎阳城也容易处理。

    就怕把很多箭矢射入城中,先登甲士也栽进去。

    折损物资事小,让守军士气增高才是大事。

    曹仁沉思之际,又有一个将军走了进来,将头盔放在桌案上,脸色不好看,连曹仁也不搭理。

    张绣去看,是张辽。

    张辽已经进入撤军序列,这种质疑猜忌让张辽很是不满。

    不同于徐晃的克制忍耐,张辽脾性刚烈。

    见曹仁那模样,张辽就说:“给我五千弓弩手,我麾下一千二百健儿,身披双重铠,破此城甚易。”

    甘宁能做到的事情,张辽觉得自己也能做到。

    曹仁轻咳两声,就说:“文远将军所部自去年应征,前后鏖战十一月,理应后撤休整。这黎阳战事,就不劳文远将军费心了。”

    张辽正要说话,就见徐晃走了进来,徐晃对曹仁郑重施礼:“督军,末将所部行装齐全,随时可以南撤。”

    “嗯,有劳公明将军。”

    曹仁展臂示意,等徐晃落座摘下头盔,曹仁扭头去看一直坐在角落里存在感很弱的乐进:“文谦将军,贼军近来有何变化?”

    “河内方面多有斥候,既有来自魏郡的,也有来自上党与河东的。”

    乐进身形矮壮,比矮壮的曹仁还要矮壮三分,几乎看不到乐进的脖子,面目显得凶厉:“尤其是上党方向,黑山军也有调动、集结迹象。”

    曹仁皱眉:“那河东方向呢?”

    “应该是例行侦查,河东郡守商曜名不经传,乃豪强小姓,如今河东空虚,商曜纵然有心出兵,也要顾虑其郡民心。”

    乐进说着看一眼其他人,继续说:“倒是弘农郡守甘宁近来异动频繁,他收编张晟,择精壮千人为军,甚是精锐。我听闻黑镇北退兵后,整理器械,优先补充了甘宁所部。如今甘宁麾下,水陆之兵不下七千。”

    他是河内郡的实际指挥将军,河内郡守刘勋只是个挂名郡守,作战指挥时,不如乐进。

    刘晔从贼后,刘勋的地位受到猜忌,虽然还领着旧部庐江兵,但也在这次撤兵范围内。

    撤兵不是让他们回后方休息,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是从黎阳正面战场转移去东线,预防袁军发动青州反击战。

    青州豪强们虽然趁乱脱离了袁谭的控制,但他们很快就被臧霸、吕虔打的鼻青脸肿。

    曹操又不可能让都督青徐二州的臧霸吞并青州豪强,所以揍的惨,但这些人依旧维持着半独立地位。

    臧霸也放弃了兼并的想法,没少欺负这些人。

    如果袁氏重新发动东线反攻,这些豪强极有可能重归袁氏麾下。

    袁谭调走了,来的是高干,一切都能从头开始,所以这些豪强不存在什么沉重的历史包袱。

    “七千?”

    曹仁念叨一声,只能心中默默为夏侯惇祈福几句。

    黑熊肯定要给留守后方的甘宁一个补偿,这七千兵或许只是个开始。

    春耕结束后,甘宁节制的军队肯定会持续膨胀,直到能发动进攻为止。

    更为苦恼的是,不管是黑熊还是甘宁,其实都擅长水师战法。

    这意味弘农陕津以下的河道,对关中军来说是坦途;函谷关、函谷道的险阻,如似笑话。

    夏侯惇的防线注定十分窘迫,敢在孟津、小平津驻屯大军,就要有被分割、夹击的心理准备。

    若是不做防守,关中兵可以轻易搅乱、分割雒阳八关防御体系。

    甚至以黑熊用兵的狂放,敢越过雒阳,出兵关东。

    关东平原广袤,黑熊只要顺着河渠推进,那曹军一系列围绕河渠灌溉建设的军屯、民屯都将被破坏。

    所以曹操带着集结的军队驻守陈留,就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尤其是青徐黄巾军改编来的军队,如果让黑熊突入东平、东郡东部、巨野泽北部一带,安置在这里的青徐黄巾军极有可能易帜、哗变。

    失去了青徐黄巾军改编的青州兵,曹操凭什么压制那么多的降将、降军?

    曹军有三个心脏,一个是曹操本人,一个是青州兵,另一个就是许都朝廷。

    掏掉任何一个,现在的曹军必然瓦解。

    许都对黑熊没有什么关键意义,曹操生死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整编后的青徐黄巾军才是关键,这段时间已经有一些流言在中原传播,十分荒唐。

    说什么天公转世,并化名黑熊要以八方之水浇灭炎汉。

    所以现在曹操不敢轻易带着主力渡河,只能进行前线军队的轮换,将张辽、徐晃这些人撤下来,让他们驻屯东平、任城国一带。

    监督青州是一回事,就近监视青徐黄巾军才是关系曹军存亡的大事。

    现在青州兵就是把脑袋伸出来给曹操砍,曹操也很难下决心。

    失去了青州兵,他距离身死族灭就差半步。

    曹操很被动,如果燃烧青州兵,青州兵燃烧殆尽前攻占河北,那么曹操就会拥有更宽阔的周旋余地。

    这样一来,青州兵将失去压舱石的地位,就算没了,也不影响曹氏存亡。

    曹仁听着乐进做各种信息通报,越发感觉这仗不好打。

    关中兵还没出动,曹军各部就开始束手束脚。

    张辽、徐晃坐在原地普遍脸上没有情绪,在想什么只有他们本人知晓。

    巨大信任危机已经产生,曹操与他们这些降将,与青州兵,与许都朝廷之间,都变的敏感起来。

    擅长进攻以勇猛称著于世的曹仁也感觉形势不妙,遏制臧霸吞并北海、济南、东莱等地时就产生了矛盾。

    曹操将青州视为后花园,准备未来腾出手来收拾。

    结果昌霸造反时,臧霸领着一众屯帅观望不动。

    现在这种形势下,昌霸几乎必反,形势再恶劣三分,臧霸这伙人极有可能集体作乱。

    徐州大乱,淮南的刘馥又会生出什么想法?

    情绪沉重,曹仁并无什么挫折感,他只是觉得此刻,已经到了破釜沉舟的时刻。

    要在关中军干预之前,也要在河北援兵抵达前,攻下黎阳二城!

    至于之前逼迫河北兵主动集结,然后野战击破,进而全面压制、破坏河北的战略设想……此刻已经顾不上了。

    这里如果被拖住,等春耕结束,关中兵与刘备发兵来战,到时候己方腹背受敌处于劣势,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破坏河北。

    已经失去实施空间的战略计划,还不如直接抛弃。

    曹仁决定自己单干,他怀疑曹操始终不肯率兵渡河,就是想让自己来做这个影响不好的事情。

    会议结束,张辽、徐晃等人返回本营;巡查诸营的史涣也就撤离,进入码头小城。

    乐进也在,曹仁就对史涣讲述自己的见解。

    不能按部就班的打,面对用兵神速的黑熊,已经谁也不清楚用兵思路的袁尚,目前己方不想被动的话,就要有什么牌打什么牌!

    否则握着牌活活被憋死,也是有可能的。

    史涣听了,又见乐进不反对,而曹仁态度坚决,就说:“督军所虑颇有道理,我军在此相持半年。我军的谋算,瞒不过天下人。河北别无选择,只能应对,与我合兵决战。”

    “但如今刘备势力重振,刘表这奸滑老贼传位于儿子,他这儿子听说为人耿直,必然全力襄助刘备。仅仅是刘备,就足以让我军全力以赴,哪里还有经营河北的心力?”

    史涣表态后,曹仁又去看乐进,乐进做事反而稳重:“督军,济阴兵明日就渡河,仲德公素有远见,何不请教仲德公?”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166/43955.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