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财团的诞生 > 第311章 万燕VCD热卖

第311章 万燕VCD热卖


“你之前见到我们时的那个表情怎么跟个怨妇似的,是因为你家刘老板满足不了你吗?”

    洪新和陈法容两人一同扛过枪,关系更近一些,进了房间之后开起了她的玩笑。

    “你们是饱妹子不知饿妹子饥,那次之后他就没找过我。”

    陈法容脸上的表情更加幽怨。

    她毕竟是大刘包养的对象,刘元昊和她偷了两次腥之后就没再找过她。不过她食髓知味,对刘元昊一直恋恋不忘。

    “你们在说什么呢?”

    蔡邵芬一头雾水,那天她去了医院照顾她妈妈,并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洪新也没跟她提过。

    “嘿嘿,要不要我们再帮你创造一次机会?”

    “好啊,你来帮我安排。”

    洪新想了想,从包里掏出她和蔡邵芬陪刘元昊幽会的那套房子钥匙递给陈法容,

    “这是我们房子的钥匙,一会上岸之后,你就跟大刘说身体不舒服,一个人先过去等着。”

    “嗯嗯,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陈法容眼前一亮,不假思索的接了过来。

    “伱们,你们……”

    蔡邵芬终于听明白了两人话里的意思,不可思议的张大了嘴。

    “男人嘛,追求的不就是一个新鲜,你说是吧,那我们就满足他好了。”

    洪新拍了拍蔡邵芬的肩膀,她也不担心蔡邵芬会拒绝,只要刘元昊感兴趣,蔡邵芬没有拒绝的资格。

    没有关系和背景,她们这样的演员只能死死抱住刘元昊这条大腿,挖空心思满足他的想法,以此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于是当这天晚上当刘元昊带着蔡邵芬和洪新回到住处,推开卧室门发现床上还躺着一条美人鱼时,只是稍一错愕后就欣然接受了三人的精心安排。

    一晚上的风流快活怎一個嫐字了得。

    ……

    九龙区观塘的某栋工业大楼里,一箱箱的空白光盘堆积如山,这是大佬华租用的一处工厂,专门用来生产VCD碟片的母盘。

    所谓母盘,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来反复拷贝的某部电影的初始光盘。

    这家工厂门脸不大,工作人员不多,名为工厂,其实就是一个小作坊。

    但这里却将成为内地和东南亚盗版VCD光盘的发源地。

    在这家工厂里,大佬华雇佣的工作人员先将一部电影转制成VCD格式,再用编辑软件为这部电影添加上中英文对照的字幕并重新配音,然后制作成母盘通过各种途径运送到内地的碟片生产工厂,最后由这些当地工厂通过拷贝的方式批量制作成上市售卖的VCD碟片包装好发往各地的网点销售。

    所有的技术和设备都是由姜万勐悄悄派人过来指导采购并培训如何使用的。

    这是一整条产业链,因为涉及到版权的问题,大佬华的工厂只负责制作母盘。

    这样即便是被香江警方查到,由于每部电影只生产那么几张张碟片,又没有在香江出售谋取利润,工厂可以辩称是出于兴趣爱好而自行录制的碟片,完全不用担心涉及到法律方面的问题。

    而在版权意识淡薄的内地以及东南亚等国家里,为了发展经济,哪怕知道这是一条灰色产业链,短时间内也不会对那些碟片的生产工厂进行查处。

    万燕VCD的整机专利已经在所有发达国家里申请完成,上市计划随之启动。

    国内所有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沿海省份城市已经把货全铺了下去,售价4999元的万燕VCD一时间成了那些富裕家庭的抢手货。

    因为提早半年就开始进行各种宣传预热,很多地方的商场里都出现了一机难求的热销场面。

    近五千块的售价不算便宜,但对于先富起来的家庭来说,算不得什么大额消费,一些小康家庭咬咬牙也能负担的起。

    再加上盗版光盘以低廉的价格开道,一夜之间,专营光碟出租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内地城市中冒了出来。

    一张碟片只需要付10块钱押金,每天的租金更是低至1块钱。

    很多人买了影碟机后,每次一租就是好几张碟片。那些影史上非常经典的影片以及一些画面唯美的爱情动作片,经常租出去后店里就收不回来,顾客为了收藏连押金都直接放弃掉。

    这些碟片的生产成本很低,出租店的进货成本每张只要5-6元,一张碟片出租个几次就能收回成本,碰上那些为了收藏而放弃押金的客人,出租店的利润更高。

    视听设备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推广,最重要的就是有源源不断的内容加持。

    香江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论是热度很高的港片或者欧美影片都能第一时间获得片源,再通过大佬华的工厂制作成母盘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各地,这样就保证了内容方面的丰富度。

    盗版光盘的发展让万燕VCD成了时髦的代名词,谁家里要是有这么一台VCD,绝对会成为身边其他人羡慕的对象。

    除了出租碟片的小店,录像厅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街头巷尾之中。只需要一台影碟机和一台大电视,再加上一些桌椅板凳就能卖票赚钱,这也促进了影碟机销量的提升。

    眼见这门生意赚钱,专利意识模糊的广东一些小作坊买来万燕的产品进行拆解,想要将万燕VCD复刻出来。

    技术方面难度不大,仿制起来比较简单。

    但因为刘元昊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通知姜万勐和飞利浦以及思高柏提前签订了大额供货协议,提前抢占了两家公司的产能。

    没有读取机头和解码芯片,这些小作坊想仿制都没办法做到大规模生产。

    于是“万燕”牌成了市面上唯一的VCD品牌,独霸了整个市场。

    随着福州工厂投入使用,万燕在东南亚市场的推广也提上了日程,而香江就是东南亚推广的桥头堡。

    在刘元昊的推动下,和记黄埔成为了万燕的东南亚地区销售总代理,为了推广万燕VCD,和记黄埔邀请姜万勐前来香江,准备搞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品发布会。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328/43898.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