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财团的诞生 > 第302章 地产商与港府

第302章 地产商与港府


5月,港府的官地拍卖推出了两块地皮。

    第一块地位于粉岭,拍卖底价18亿港币,媒体预计这块地皮的成交价不会低于28亿港币;第二块地在元朗,拍卖底价4.8亿港币,媒体预计成交价将介于7~8亿港币之间。

    两块地的成交价是媒体依据过往拍卖会上的情况,再结合当前火热的市场行情做出的预估。

    但超过五成的增幅有些虚高,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两块地的成交价会高出底价三成左右。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拍卖结果爆出了大冷门,整个拍卖会现场有出价的公司寥寥无几,这两块地仅以略高于底价成交。

    当天的拍卖会上,粉岭的那块地首先上拍,拍卖师宣布以18亿港币开拍,每次加价不得低于2千万港币。

    却不料,开拍后竟有长达8分钟没有一家公司出价,任凭拍卖师在台上口吐莲花,在座的地产商全部坐着一动不动。这在香江官地拍卖会上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被媒体形容为“黑色八分钟”。

    随后南丰地产首先开价,另外有两家地产公司参与了竞价,不过每家公司都只出价了一次。

    整个竞价过程中,各家公司交头接耳异常忙碌,最后在现场达成一致,由南丰地产出面以20.4亿港元中标。

    第二块元朗地皮的拍卖,简直就是之前第一块地的翻版。起拍价4.8亿港币,每次加价不得低于1千万港币。但拍卖现场只叫了三次价就彻底冷场,拍卖师无奈之下只得宣布以5.1亿港币成交。

    众所周知,每年的港府官地拍卖都是香江地产的一个风向标,拍卖会上的火爆程度直接关联房价的后市走势。

    如此冷清的拍卖现场,低于预期太多的成交价格,消息传出后,楼市的挂牌价应声而跌,股市的抛盘大增,其中以地产股跌得最凶。

    媒体上一片哗然,详细报道了拍卖会上的详情,并开始跟进报道,发掘其中的。

    根据媒体披露出来的“内幕消息”,香江市面上有名有姓的地产商,在官地拍卖会前夕于中环一家咖啡厅“密会”,参与其中的有兴元系,新鸿基,新世界,恒基兆业,恒隆,太古,新加坡发展银行、信和、嘉里等各大港资和外资地产公司。

    而拍卖会上的第一块粉岭地皮这些公司全部都有参股,再加上了几家现场有意竞价的公司,且第二块元朗地皮参股的公司更多。

    这些内幕消息爆出后,香江市民纷纷怀疑这些地产商在拍卖会前早已商量好合谋串标,但各家地产商事后声称他们只是就香江地产建设商会的会务问题召开了一次会议。

    由于这个时间点太过敏感,没人相信这些地产商的说法。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地产商在向港府摆姿态,以卖地收入为要挟,用强硬的态度抗议港府之前出台的抑制楼市的措施。

    地产商不是不可以联合起来竞拍土地,而是不能出现变相垄断的局面。一旦地产商组织起来垄断了官地拍卖以此来谋取暴利,香江的房地产市场就毫无公平可言了。

    一时间,香江的地产商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受了猛烈的批评。

    大公报发表社论:这一次的官地拍卖是近年来拍卖场上少有的冷落情况。以往,官地拍卖多半竞投激烈,屡创新高。这一次地价突然暴跌了三分之一,并不是香港整体经济之福,股市就首当其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地产股急跌,令投资者不知所措。

    房价太贵,与市民的购买力完全脱节,需要作出调整。这是大家的共识,也希望能见到这种情形有序地、温和地、缓慢地出现,而非急升之后出现暴跌。

    这一次的官地拍卖,是特殊环境、特殊因素下的产物,不能以此为准,否则,会影响香江经济的稳定,不利于平稳过渡……

    大公报是内地在香江的喉舌,在还有三年就要回归之际发出这样严厉的批评声音,是一众地产商始料未及的事情。

    郑裕彤,李兆基等香江本地地产商的代表人物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地价反映地产商只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否认地产商联手压低地价,绝对没有向港府示威这回事。

    但这种说法并不为市民所接受,这两块地皮又不是所谓的地王,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算多,包括新世界和恒基在内,参加了这次拍卖会的至少有七八家地产公司有财力单独拿下这两块地皮。

    况且地产公司可以卖楼花,提前回笼资金,基本上不存在分摊风险一说。

    其他报纸媒体上对于地产商也是骂声一片,他们的辩解完全淹没在了谩骂声中。

    “地产商联手垄断地价,必将减少港府的卖地收入,港府的钱还得用在香江,英国人又拿不走,地产商以牺牲政府库房收入为代价,实不可取。”

    “地产商低价购入了地皮,但并不会低价卖出其上修建的住宅,普通购房者休不可能买到低价住宅,地产商压低地价,只为获取暴利。”

    ……

    这一次香江地产商与港府的交锋看似低价拿了两块地,但面子里子输了個一干二净,把难看的吃相彻底暴露了出来。

    港府顺应民意,再次推出了更为严厉的打击炒风的措施:地产商内部认购的比例由5成降至1成;新房交付由可以提前2年卖楼花改为提前半年才能卖楼花;买房订金由当前的5%提高到10%等等。

    另外,港府还计划在几年内增大土地供应量,增加公屋、私人楼宇“中价”单位的供应量,以保证楼市稳定。

    有关官员向媒体表示,港府收入减少并非最重要考虑因素,最重要的是令普通市民有能力买到理想的房屋。

    港府的这一套连消带打,赢得了普通市民的拥护,地产商也不得不发表声明,对港府打击炒楼的措施表示赞同和欢迎。

    这些措施实施后,市民欢欣鼓舞,地产商却多持悲观态度。香江楼市的炒风被遏制,楼价终于开始下挫。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328/43907.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