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财团的诞生 > 第295章 入股万燕

第295章 入股万燕


94年的元旦过后,刘元昊来到京城看望陈美人母子俩。

    陈美人这时刚完成姜纹《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的制片工作,身上增添了一股子职业女性的韵味,不过也就只是有一丝这种韵味而已。

    作为制片人,第一部电影选择投资姜纹,陈美人的工作完成的并不咋地。

    正如刘元昊预料的那样,影片超支了近70万美元,将近600万人民币,比前世还多花了好几万美元。很明显,陈美人被姜纹忽悠的有点找不着北。

    见到刘元昊之后,陈美人忍不住大倒苦水,说什么姜纹拍电影有时候一条要反复拍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结果最后选用的却是最开始拍的那一条,后面的工作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和胶卷。

    还有什么她提的意见姜纹每次都是虚心接受,嘴上说的好听,但就是不改,总是按自己的想法来。

    到了要追加投资的时候姜纹又变得姐长姐短的,恨不得直接叫亲妈。

    要知道在93年,内地的制片厂还停留在200万就能拍出一部电影的时代。

    姜纹一部电影霍霍了860万,结果只拍了三分之二,没什么大场面不说,还全程都在京城拍摄。

    这种事要是拿到北影这些国营制片厂去,绝对会被查个底掉,看看里面到底被A了多少。

    关键陈美人作为制片人全程参与制定拍摄计划,并没有发现什么乱七八糟的恶心事情,气的她连着好几天吃饭都没什么胃口。

    之前已经投进去了50万美元,不追加投资的话前面的投入等于打了水漂,陈美人不得不一次次咬着银牙追加投资,这一追加,又投了将近600万人民币才把电影拍完。

    陈美人欲哭无泪,人都麻了。

    看着一脸委屈的陈美人,刘元昊也只好安慰开导她,最后再打上两针才把人哄好。

    这部电影的题材比较对国外电影节的胃口,卖版权再加上国内的票房,收回成本没什么问题,应该还能盈利一点点。

    陈美人其实也不是在乎那点投资,自己男人都是全球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二的人了,60万美元她并没放在眼里。

    只是在她决定投这部电影的时候刘元昊就提醒过她要注意超支的问题,结果她还是超支了这么多,怕被刘元昊训,干脆先摆出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好博点同情。

    在被刘元昊连打两针,身心舒畅之后,陈美人慵懒的趴在他胸口,又说起了八卦。

    “老公,你看的真准,姜纹和我那个小师妹宁静拍电影的时候还真搞到一起去了。”

    刘元昊笑了笑,说道:

    “姜纹那小子我那天看他一眼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鸟。”

    陈美人信以为真,一脸崇拜的看着刘元昊。

    “老公你真厉害,看人太准了。这种不是好鸟的东西,以后我也不投他的电影啦。”

    姜纹后面的几部电影连续被禁,连他本人也被禁导好几年,陈美人不投也罢。

    想到这里,刘元昊抚摸着她光洁的美背,笑着说道:

    “你自己看着办,别委屈了自己就行。对了,过段时间我要去一趟闽南那边,你跟我一起去,再带上家毅。”

    “哦哦,好的。”

    陈美人不问缘由,开心的直接应了下来。

    能跟在刘元昊身边,还可以带上儿子,她巴不得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去哪里都行,这多好的宣示主权的机会啊。

    在京城待了几天后,刘元昊在王府半岛酒店设宴接待了刚从国外参展回来,到京城中转的姜万勐。

    万燕VCD这几个月参加了几个国际性的展会,受到了国外相关产业的极大关注。

    “刘总,你这次没去展会上看看真是太遗憾了,一大帮老外围着我们的展台,以为我们在变魔法,连桌布都被他们掀开了,恨不得立刻把我们参展的样机抢回去拆解了做研究。听着他们鼓起眼睛高喊着‘amazing’,‘unbelievable’,我激动的全身都在发抖!”

    姜万勐说起展会上的情况,一口干掉了一杯茅台,激动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93年,国内的科技行业难得有这种大出风头的时候。

    “样机没出什么意外吧?”

    刘元昊听到万燕取得了成功也很高兴,但更关心技术不要被泄露了。

    “放心吧,我们几個管事的恨不得睡觉的时候都抱着样机一起,就是我们出事了也不能让样机出事。”

    “专利申请的情况怎么样了?”

    “按照你说的,欧美的所有发达国家,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我们都已经上报资料了,没问题的话今年能陆续拿到专利认证。

    另外思高柏的孙燕生见我执意要在全球申请专利,现在也松口答应谈相互持股的事情了。”

    这是刘元昊意料中的事,万燕的专利一旦申请下来,孙燕生也会担心自己的芯片供应商地位被后来者取代,只有相互持股才能让彼此的利益捆绑的更深。

    “这是好事,孙燕生忽悠不了你放弃注册专利,接受绑定就成了他必然的选择。”

    刘元昊也端起酒杯小抿了一口。

    “不过也有坏消息,万燕的账上快没钱了,刘总。”

    姜万勐说完,直勾勾的盯着刘元昊。

    注册专利,全球推广,暂缓销售,与芯片供应商相互持股,这都是刘元昊给他出的主意。

    现在来看路子是走对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没有销售就没有回款,前面说的那几件事都要花大钱,万燕总共才一千六百万美元的注册资本,不说已经油尽灯枯,也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刘元昊曾说过他会注资,现在就到了他兑现承诺的时候,要是他改口说不,姜万勐连启动大规模量产的钱都凑不出来。

    好在刘元昊的话让他的心落回了肚子里。

    “没钱不是问题,我随时可以注资。这样,我出资2亿港币,要万燕33%的股份,怎么样?”

    万燕这样的公司刘元昊没必要绝对控股,只需要保持住这个股份不被稀释即可,所以他并没有狮子大开口索要更多的股份。

    姜万勐大喜,万燕的注册资金是1600万美元,就是按现在的汇率算也不到1.4亿人民币。

    刘元昊出资两亿港币只要求33%的股份,说明他对万燕的估值超过了5亿人民币,那就意味着万燕在还没有卖出一台成品的情况下公司已经实现了200%的增值。

    “刘总言出必行,你是这个。”

    姜万勐伸出大拇指朝刘元昊比划了一下,然后端起酒杯。

    “来,刘总,我敬伱一个。”

    刘元昊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继续说道:

    “我的话还没说完,投资两亿港币我是有条件的,你先听完再决定接不接受。”

    姜万勐收起喜悦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刘总,你说,我听着。”

    “我的条件是,万燕用于出口的产品要另外择地建造一家工厂生产,这家工厂建在哪里,得由我来决定。当然我选的地方肯定是在内地的沿海地区。”

    “就这?”

    姜万勐瞪起了眼睛,没想到是这样一个条件。

    “对,就这一个条件,只要你同意了,明天我就能安排打款。”

    他知道一旦万燕开动生产有了利润,考虑到税收,外汇以及创造就业岗位等多方面的因素,当地政府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万燕去别的地方投资建厂的。

    想要把万燕引入闽地,就得趁现在就动手,把分厂在闽地先建起来,搞成既定事实,这样当地政府就只能咬着牙认下这个局面。

    而在姜万勐看来,合肥这个地方属于内陆,万燕现在的工厂用做国内的生产基地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要用于出口的话,合肥在地理上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他搞不明白刘元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本能的觉得刘元昊提这个条件并没有什么恶意。

    两亿港币的诱惑太大,他和刘元昊接触下来,也不觉得刘元昊对他有什么恶意。

    相反,要不是刘元昊提醒,他可能早就落入了孙燕生的圈套。

    考虑再三,姜万勐把心一横,端起酒杯说道:

    “行,我就再信你一回,你的条件我答应了。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刘元昊也笑眯眯的端起酒杯。

    “干杯,姜总,你放心,我这个人绝对不会忽悠朋友,听我的绝对错不了。”

    两人碰杯,干掉了杯中酒,互看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刘元昊信守承诺,姜万勐人还在京城,他的两亿港币就已经直接打到了万燕公司的账上。

    拿到万燕分厂的选址权,他去闽地的准备工作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当然,演戏要演全套,先放出一批人去厦门啊,泉州啊之类的地方考察考察是完全有必要的。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328/43914.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