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郊外见闻(2)
推荐阅读:虐哭娇宠宝贝,厉爷他偏执的要命 夏江湖 司先生,恋爱否? 银龙之从破壳到神灵 将门虎女,重生后五个哥哥宠上天 快穿之完美人生 阿鲁卡多的幻想乡纪行 穿越公主:古代生活录 系统:肝出个全能修仙者 神明的徽章
太子看向范灵:“围在那里的人为何啕号大哭?”
太子见范灵沉默不语,又连着问了几次。
范灵没有办法,只好恭敬地回答说:“这是一个死人。”
太子又问:“什么叫死?”
范灵说:“所谓死,就像刀风解形,神识随之而去,人的上下四肢以及各种器官都没有了知觉。这个人在世时,贪恋执着五欲,爱惜钱财,辛苦经营,只知道积聚财富,不懂得命运无常。现在一旦舍弃这些财物权势地位欲乐而死,却又为父母亲戚眷属之所爱恋怀念,所以有这些跟在后面哭的人。然而人命终之后,就像草木,所谓人间的恩情好恶,不再与他相关。像这样死去,确实是非常哀恸的事。”
太子听说,受到巨大的触动,一种异常的恐怖顿时笼罩全身。他浑身颤抖着,问范灵道:“只有这个人才死,还是其他人也一样会死呢?”
范灵回答说:“一切世人都应当会死,不论贵贱,都无法逃脱。”
太子素性恬静,平时难得有什么事能打动他,但是这回听了范灵的话,却一下子感到非常不安,心里惴惴的,像有十五只吊桶那样,七上八下。
他低声对范灵说:“世间既然有这死的痛苦,为什么人们还要在其中做出那么多放诞纵恣、安逸快乐的事?人心真有如木石,不知道一点害怕和恐怖!”
太子当即命令驾车的仆人赶紧回宫。
驾车的仆人回答说:“前两次太子才出城门,还没有到野外,就中途而返,致使国王大为嗔怪恼怒,并且波及我们受到责罚,现在,又要中途回去,那国王不知道该怎么恼怒,对我们加以责罚呢!”
范灵听到驾车的仆人如此说,觉得有道理,因此他劝太子姑且再往前走,到野外游玩一趟然后回去。太子勉强答应了。
到了野外,身处茂密的丛林之中,百鸟齐鸣,万花吐艳,芳草因碧色而增娇,流泉为青山而加丽,微风相拂,暖日如嬉,山川一如往昔,安详舒展地躺在生机盎然的三月春晖里。
太子这才将一颗颤抖的心安顿下来,他屏去侍从,荫息树间,端坐思惟,然后便沉沉地进入到无边的思索中去了,一切外界的喧哗与骚乱仿佛都与他全不相干。
在他思索的情境里,他似乎觉得他曾经某个时候也这么坐在树下,仿佛远离了欲界……
范灵见太子端坐入定,就上前对太子说:“大王命令我与太子做朋友,如果我们之间互有得失,就要彼此开悟,或者有所勉励,或者劝其改正。交朋友之法,大要有三:一、见到朋友有过失,要进行劝阻,讲明道理;二、见到朋友有好的行为,做好事,就要跟随朋友一道将它们完成;三、朋友有痛苦,有灾难,不要互相舍弃。现在,你有了难题,我根据朋友之意,理当贡献自己真实无妄的意见,如果我的言辞有所冒犯,希望你不要见怪。过去的修道之士都是先戒受五欲之乐,然后才出家。太子你为什么要这样永远断绝人间的欲乐而不屑一顾呢?再说,人生在世,应当顺人情,尽人事,行人道,古往今来,不论哪一个国王,都没有放弃国家而学道的,唯愿太子能接受五欲,放弃出家修道的想法,在大王百年之后,继承王位,以分大王家国之忧。”
太子听后,回答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之所以不接受五欲之乐,就是因为我害怕老、病、死的苦痛,所以不敢贪爱,不敢执着。”
太子说完,仍旧默坐无言。范灵用尽了全部智慧和口才,也无法使太子回心转意。
……
张嗣知道太子修道之心日益坚定,虽然日夜忧煎如焚,但也知道这是天意,非人力所可挽回,因此,除了苦恼之外,也别无他法。
不过,为了社稷前途,张嗣还是想出许多办法来娱乐太子,寄希望于万一,使他有朝一日断绝出家之想。
在世人眼里,任何人都逃不过美色的诱惑,不用说凡夫俗子,就是再高明的修道有德之士,也都曾因美色而废弃自己的修行,因此,每次太子回来,张嗣都安排了许多轻柔曼妙的歌姬舞女前来侍奉太子,以使太子动心爱恋,回到人间。
但太子从不为之所动。
太子入定时,总是眼见许多美丽多姿的歌姬舞女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中欢歌曼舞,又时时围绕左右,有如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温香满抱,殊可欢乐。
然而,世事无常,转眼间这批红粉佳人变成鸡皮鹤发,全无美艳动人之处;这些画栋雕梁变成断壁颓垣,徒增无谓的感伤。
基于此,太子又想:我们来到人间,都免不了老、病、死的过程,每个人都一天天地接近衰老和死亡,千百年如一瞬间,人生柔脆,有如梦幻,岂不令人哀戚伤悼!如果终日沉溺在五欲之中,那就与无知无识的禽兽没有两样了。可叹世人把这短暂不实的现象视作永恒,看作真实,这岂不是愚痴无明的执着吗?世间有如一个巨大的苦海,苦海中有老、病、死各种过程和现象,凡夫俗子沉浸在这苦海中而不能自拔,是多么可怜啊!
太子就这样担着人世的巨大苦痛而入定在无边的烦恼之海中。
有道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岸在哪里呢?
自从体悟到生老病死之苦,和人间的变幻无常之外,太子也不再存在命运的变幻无常这种种虚幻的影像了。
然而,这个岸,却需要太子自己去找到答案。
太子为找不到答案而深深沉浸在无边的苦恼之海中。
……
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生命又有着何种意义?人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任随无常的海水将他们漂向那没有目的地的远方。自从第三次出游,太子回来仍是闷闷不乐,张嗣知道太子出家的念头是愈积愈深了。但除了醇酒妇人,张嗣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牵系住太子这颗飘荡不定的心。
……
春去春来,岁月无情。阳春三月,太子对父皇说:“趁大地回春,春花盛开,要到郊外春游。”
张嗣心想:上三次本皇刻意安排,惊动民众人等,致使横生事端,这次……
“父皇,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您倒是出句声呀?”太子把声子提高了八度,以为先前父皇没听见。
“哦……”太子高八度的声音,恰似一声春雷,把张嗣从沉思之中惊醒过来。
太子把刚才的话对张嗣重说了一遍。
“嗯。”张嗣点点头,算是应允了。
于是,太子高兴地跃上马,轻车简从,随身只带了学者范灵,第四次出游了。
这回,太子从北门出去,虽然,街上仍是华丽依然,但在太子的眼中并不见到有多少悦乐和奇异。
出了北门,信步由缰,一直来到郊外,走到一片葱郁浓密的树林子里,太子从马上下来,停息在树下,他看了看天空,天空仍是蓝蓝的,阳光好好地照晒在头上,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抚慰着太子那颗饥渴的心。一阵春风轻轻吹拂而来,太子顿然感到心意豁然。
太子挥手叫侍从走开,独自来到一株阎浮树下,他坐着,陷入了沉思之中……过去见到的那老、病、死的痛苦情形一一映现脑际。
生命转瞬即逝,万物变幻无常,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这究竟为的是什么。事物时起时灭,人生命倏死倏生,循环转变,无有止息,这些现象难道是真实存在的吗?太子不能回答。
他想:在没有答案之前,人们却不警惕,不为生命的短暂而痛苦,依然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直至戕害自己的身体而无所顾惜。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我虽然已经看穿了这世间为一大苦海,虽然已经自觉不能与世人一样浮沉,然而,战胜电光石火般转瞬即逝的青春年华,降服造成人生痛苦的老、病、死种种业障,求得解脱大道,达到极乐的彼岸,这伟大的工作却不是我现在所能胜任的。然而,我应当去探索它,去完成它,我应当去拯救那些沉溺在苦海中的万千生灵,同时也包括我自己……
就在太子这样思虑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穿着法服的比丘从远处走了过来。
那个比丘一手持钵,一手执着锡杖,低头看路,踽踽而行,来到太子的面前。
太子站起身来,恭敬地问道:“您是什么人?”
那位比丘回答说:“我是一位比丘。”
太子又问:“比丘是做什么的呢?”
比丘答道:“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们出家修行,可以摆脱人生烦恼的束缚,所以叫做比丘。世间的人其实都知道人生柔脆,变幻无常。但是,他们并没想到怎样来求得解脱;我们则不一样,我们长年隐居山林,远离尘嚣,断绝世间名利财色等五欲之苦,既无嗔痴,也无爱恶,求得的是不生不灭的解脱大道,进入的是无始无终的境界。魔幻不生,心境不起,众生一体,万法平均,这就是比丘的修行。”
太子听到这里,顿然觉得正是他所思虑的,因而满心欢喜。他想:我正是要求得解脱大道,以普度众生,但不知如何实行;今天正好遇上了这位比丘,真是天遂人愿……
正当太子要进一步打听修行的具体步骤时,那位比丘不知什么时候突然不见了影踪。
太子扬目四顾,除了侍从范灵之外,空旷的原野,也阒无一人。
太子虽然觉得有些扫兴,但既然见到了这位比丘,又听说了比丘出家的功德因缘,其实正是比丘给自己指明了一条求得解脱的大道,而这正是太子一直所希望的,因此,太子非常高兴,不,夸张点说,简直是悲喜交集。
“善哉善哉,天上天下,只有这才是最伟大的,才是最高妙的,我要离家修行,要去求得这解脱的大道。”太子自言自语着。
这时,日色西斜,暮烟四起,太子解下马缰,一跃而上,便即打道回宫而去。
太子回到宫中,心中欢庆无比,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匆匆念叨着,说:“我以前出城时,见到有老、病、死,等等的苦痛,白天黑夜都担心着为这些现象所逼迫,今天见到了这位比丘,他向我开示解脱的大道,这真是我求之不得的机缘啊!”
当下,太子便在心里暗暗地打定了主意:我一定要像那位比丘一样出家修行,我得找一个机会离家出走(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张嗣见到太子回宫之后,看到太子脸有喜色,脚步轻快,心里乍喜乍惊——喜的是,太子平时出去,都是满脸忧伤回家,而这回却很快乐,这使做父亲的张嗣也为之神情高兴起来;惊的是,太子平时就有些古怪的想法,因此总是忧心忡忡,而这回这么高兴地跑回家,其中必定藏有蹊跷。
于是,张嗣问范灵:“太子今天出去,是不是遇到什么快乐的事?”
范灵回答说:“太子今天出去,道路整洁,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东西。到了郊外的原野时,太子屏斥范灵,独自坐在树下。不一会,我远远看见一个胡须头发都已经剃除,穿着染色之衣,走到太子的面前,与太子讲了一阵话之后,那位没有头发胡须的人就一阵风似的走了。但不知道他们讲了些什么。太子因此就骑马回来了。当时太子神情异常欢悦,只是到了宫中,才变得稍稍沉静了些。”
张嗣听了这些话,心里十分狐疑,也无从揣知那位光头人的出现有何好处,因此不免有些懊恼,又想到太子呱呱落地时,自己无意中所说的“看来皇儿与佛有缘!”那句话,不由得呆立皇宫,自言自语:太子恐怕真的要舍家学道了,我得叮嘱他妻子看紧他,不让他外出;同时要加强守卫,不得太子悄悄地离家出走。
张嗣当即吩咐众武臣严守城门,并在宫中加了许多岗哨,时刻注视着太子的一举一动。太子妃也遵嘱行住坐卧,时刻不离太子左右。
……
时光匆匆,太子就登基迫在眉睫。张嗣一想到这一天即将来临,窃喜之余,见太子仍如往常一样,这反倒使他感到蹊跷……
(https://www.91book.net/book/38490/48449212.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