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在古代中国,徐庶被认为是高明之士,曹操也看中了他的才能,派遣了荀彧、程昱等谋士前往迎接他。徐庶向曹操解释了他之所以离开的原因,因为他在流浪中与刘备精诚合作,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他的母亲也在那里,感恩不尽,因此他决定前往探望。曹操迫不及待地想要让他留下来侍奉自己,但徐庶毅然决定回去继续为刘备效力。当徐庶返回家中时,母亲却对他非常不满,谴责他像一个愚笨的人一样扔掉了刘备的友谊,去效忠一个不道德的人。徐母认为这是无论忠诚还是孝顺都不可取的,刘备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好人。最终,她因此感到羞愧难当,自杀了。一位母亲的坚贞,展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家庭美德。当徐庶匆匆赶回家时,他的母亲已经过世了。后世有一篇赞徐母的文章,《徐母赞》称赞着她的品德:她守贞节,为家庭着想,教导儿子,忍受艰辛。她性格中坚,言行充满正义,崇尚“豫州”,反对曹魏。甚至在鼎镬和刀斧下,都不为所动,只是担心传承和祖先的名声。她是一位真正勇敢的母亲,她的美德流传至今,令人感慨。徐庶见到母亲已去,心痛欲绝,哭得无法自持。良久之后才缓过神来。曹操派人送来礼物并慰问,还亲自前来祭奠。徐庶将母亲的灵柩葬在了许昌以南的草原上,守墓服丧。他拒绝了曹操送的任何礼物。
此时,曹操计划南征,荀□建议:“现在天气太冷,不宜出兵,先等春暖再出发。”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在漳河河水边修建了一个叫玄武池的水坑,训练水军,为南征做准备。
就在此时,刘备正在准备礼物,准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突然有人报告:“门口有一位老先生,身穿长袍,仪容非凡,特来拜访。”刘备想着这莫非就是孔明。便整理好衣服,出门迎接。他一看,原来是司马徽。刘备非常高兴,并邀请他在后堂高就,表示感慨:“我因为军事工作繁忙,分身乏术,没能拜访你。今天见到你真是太好了。”司马徽说:“听说徐庶在这里,我来拜访他一下。”在一次会议中,刘备说:“最近曹操迫囚了关羽的母亲,看起来好像是她派人写信召回儿子去许昌。”诸葛亮说:“这是曹操的诡计!我听说徐母是最聪明的人,即使被操逮捕了,也绝不会写信召回儿子。这封信一定是假的。如果关羽去了,他妈妈就必死无疑!”刘备惊讶地问为什么,诸葛亮回答:“徐母非常高尚,不愿见到她的儿子。”刘备说:“关羽在离开之前推荐南阳的诸葛亮,你认为他怎么样?”诸葛亮笑了:“关羽要是想走,就走,何必再让他耗费精力呢?”刘备问:“大人,你为何这样说?”诸葛亮回答:“孔明和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石广元、汝南的孟公威、徐元直四人是密友。他们都是纯粹的人,但只有孔明能够看到他们的大致想法。有一次,孔明靠着膝盖长时间沉思,指着那四个人说:‘你们可以晋升为刺史,郡守。’大家问孔明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孔明只是笑而不言。他总是把自己比作管仲或者乐毅,他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刘备说:“颍川怎么这么多人才啊!”诸葛亮说:“古代有个叫做殷馗的人,他很擅长看星象,曾经说过‘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在一旁的云长说:“我听说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功绩覆盖天下;孔明竟然与他们相比,是不是太夸张了?”徽笑了笑:“我个人认为,不能用这两个人来比较孔明;我打算用另外两个人来比较他。”云长问:“你要用哪两个人?”徽回答:“可以用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来比较。”众人都吃了一惊。徽走下台阶准备离开,但玄德挽留他。徽出门仰头大笑道:“卧龙虽然碰到伟大的主人,但却来得太迟了,真可惜!”说完,他就飘然而去。玄德感叹道:“他真是一个隐居的贤士!”
第二天,玄德带着关羽、张飞和其他人来到隆中。他们远远地看到山上有几个人,正在田间耕作,还唱着歌:“苍天好像一顶圆盖,陆地就像一副棋局;世上的人黑白分明,争夺名利好恶不饶;得到荣耀的人安居乐业,失去光辉的人注定辛劳。南阳有位隐居的人,高高在上而且安然无恙!”玄德听了这首歌,便停马问农夫:“这首歌是谁创作的?”农夫回答:“这是卧龙先生所作的。”玄德问:“卧龙先生住在哪里?”农夫回答:“在这座山的南边,有一排高山,那里就是卧龙冈。在山前的稀疏林子里,就是诸葛亮先生高居的地方。”玄德谢过农夫后,便策马前行。不久,他们遥望到卧龙冈,果然清幽异常。古人有一首诗,描写了卧龙居处,道出了高人的清幽之境。这里位于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环抱着流水,流水潺潺,石头清飞。与龙的身形相似,交织的高冈扭曲雄浑,石头如蟠龙横卧其上。与凤的外形十分相近,孤零零的松树耸立在茂密的竹林中。柴门半掩,茅草绵延的小屋里,藏着一位高人,他修身养性,从不起床。竹林并排,环绕成一道翠绿的屏障,四季花香围绕着篱笆,野花开得香浓。床头堆满了厚厚的古籍卷轴,座位上常有海子前来交流,这里是名士才子的聚集地。敲门而来的灰猿会献上果实,守门的老鹤夜间听经。囊中藏着一把名琴,壁上挂着一把七星宝剑。这个小屋子里,一个独来独往的高人,过着纯净幽雅的生活,闲暇之余更自己动手种下庄稼,等待着春雷的惊醒,发出一声长啸安抚整个世界。刘备前来到庄前,下马敲响柴门,一童出来迎接。刘备自报家门,但童子显然不记得那么多名字。刘备教他只需说刘备前来拜访。童子告诉刘备,高人今早出门了,但行踪不定,不知所踪。刘备问何时回来,童子却说不确定,也许三五日,也许十数日。刘备感到十分失望。张飞建议既然他不在,我们便自己回去。但刘备还是想再等一会儿。关羽说不如先回去,再派人来打听。远古传说,有一个名为玄德的人,他曾经来到了一个秀丽的地方-隆中。在路上,他派遣了一个年轻的使者,让他细心打听,如果他碰巧遇到一个名叫刘备的人,就告诉他刘备想拜访卧龙先生。玄德继续前行,直到他看到了一切美景:山不太高却秀丽,水不太深却澄澈,场地不太广却平坦,林木繁茂又生机盎然。他看到猿猴和鹤鸟相互依偎,松树和竹林相互交错,令他深深地陶醉其中。突然,他看到一个年轻的人,他面容俊美,精神矍铄,头戴一顶巾子,身穿一件黑布衣服,手提着一根拐杖走过了一条山路。玄德一看,就兴奋地叫道:“这一定是卧龙先生!”他立即下马,迎面行礼,问道:“你就是卧龙先生吗?”年轻人回答道:“那位将军呢?”玄德说:“我是刘备。”年轻人说:“很抱歉,我不是孔明,我是孔明的朋友博陵崔州平。”玄德说:“我听说你的名字很久了,很高兴见到你。我想请您坐在这里,向您请教一些问题。”两个人在石头上坐了下来,关羽和张飞站在一旁。周平问:“将军为什么要见孔明?”玄德回答:“国家大乱,四周烽烟四起,我想向孔明请教如何安定社稷,帮助人民。”州平嘲笑道:“您非常关心治理混乱局面,这虽然是出于仁慈之心,但是历史证明,领导在治理混乱方面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历史,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开始,从混乱中开始了治理;经过200年左右的文治时期,社会一直处于太平,但是在王莽篡逆之后又开始了从治到乱的循环;后来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又重新从混乱中开始了治理。如今已经过去了两百年,民众安居乐业,但是战争仍然在四处爆发。现在的时刻正是从治到乱的时期,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决策。将军打算让孔明再次代表我们,但这恐怕并不容易,这只会浪费时间。不是吗?你难道没有听过“顺天者逸,逆天者劳”这句话吗?“数字和原则都不得违反;命运和命令都无法违背。” ?玄德说:“你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我身为汉家子弟,应该扶持汉朝,怎么敢将决定权交给他的数与命?”周平说:“我是山野之人,谈天下大事并不足够。我只是回答了你的问题。”玄德说:“谢谢你的指点。但我不知道孔明现在去了哪里?”周平说:“我也想找他,但是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玄德说:“请跟我一起去敝县怎么样?”,周平说:“我不喜功名利禄,我愿意闲散度日,等到下次再见面。” 说完,他向玄德鞠躬一礼就离开了。玄德、关羽和张飞骑上马继续前行。张飞说:“孔明不见了,现在还遇到了这个话痨,浪费了不少时间。”玄德说:“这也算是隐士的话。”一段崎岖的旅途之后,刘备和张飞回到了新野。数日后,他们派人探查庐中的孔明行迹,只得到回报说孔明已经回来了。于是,刘备决定亲自去拜见他。但是张飞并不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孔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夫,何必亲自前往呢?他的话立刻招来了刘备的批评和斥责。刘备认为孔明是当世大贤,应当尊重他的学识和才华,不能简单地把他当做一个村夫。于是他再次上马,张飞和关羽紧随其后。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瑞雪纷飞。张飞认为这样的环境下,用兵器都过于麻烦,何况是去拜访一个没有什么用处的人呢?他建议回新野避雪。然而,刘备告诉他,他所要做的就是让孔明知道他的心意,即使是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不能退缩。最终他们走到一家酒店前,听到里面有人在唱歌。唱曲者曾经提及东海老人的故事,他在荆棘之中拜访了文王,最终成为众人所知的力量。此外,还有八百诸侯之语,以及在牧野上战斗的故事,那里是勇气和荣誉的象征。夜幕渐渐降临,乡间的酒馆里传来悠扬的歌声。一道灯光透过玻璃窗,照亮了房间。
歌声中一位高鼻深目的男子起身高歌:“高阳酒徒绘制图,长楫芒砀隆准公;高声谈王霸,惊天下人耳,辍洗而坐,钦仰英风;出游到东齐城,七十二处迹象皆无。这二位大贤能力无边,然至今没人称颂。”歌声停下,另一位男子也站起来敲打着桌子,唱起了歌:“吾皇挥剑统御海洋,执掌兴业四百年;但当火德陨落,奸臣篡位插手调和。一道青蛇缠住玉座,一道神秘虹贯长空。盗匪四处横行如蚂蚁,豪强们自高自大。然而,我们只是静静地喝着酒,远离红尘,何必留下千古流芳的名声呢?”
两人听罢,笑得合不拢嘴。刘备道:“难道庐山卧龙先生不在这里?”于是他下马进入酒店,看见两位男子正在对饮。一个是白面长须,一个是古怪古怪的外貌。刘备拱手问道:“请问两位大人,卧龙先生在哪里?”长须男子回答:“你是何方英雄?为何找卧龙先生?”刘备说道:“我是刘备。我想访问先生,以求得一个安民之道。”长须男子回答:“我们不是卧龙,但我们都是他的朋友。我是石广元,他是汝南孟公威。”刘备十分高兴:“我早就听说两位仁德大公的名字,今天终于相遇了。我这里有马,不知两位大人可愿与我一同去拜访卧龙庄?”在一个偏僻山野,广元向周围的人们吐露自己对治国安民之事的无能,无心向下问。他诚恳地请求参加此事的人上马去寻找卧龙。
玄德匆忙告别这两位,骑马来到卧龙冈。他下马来到庄前,向站在门口的童子问道:“请问先生在庄上吗?”童子说:“先生正在读书。”听到这句话,玄德非常高兴,然后跟着童子走进了庄内。在中门处,他看到门上贴着一副对联:“舍弃繁华,追求淡泊;安心宁静,走向远方。”正当他驻足欣赏联句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吟咏。他立在门侧窥观,只见一位年轻人手拥火炉,双手抱膝,高声唱着:“凤凰只在千仞高,不栖无梧树;士人只待一方清,无主不投靠。我爱在陇亩里耕耘,爱我那家小庐;我喜在琴书间自傲,耐心等待天时。”
当歌声停止,玄德上了草堂,向这位先生鞠躬致意道:“我一直想见先生,但无缘相遇。昨天在徐元直的帮助下,我来到了这个仙庄,可惜未能一睹您的风采。”年轻人慌乱地回答道:“将军莫非刘备,您是来找我哥哥的?”玄德非常吃惊:“您就是传说中的卧龙先生吗?”这位年轻人自我介绍道:“我是卧龙的弟弟诸葛均。我还有两个兄长,长兄诸葛瑾在江东为孙仲谋做幕僚,孔明是我们家的二兄。一些话题变得越来越受人关注,例如历史人物和古代战争。在这些话题中,有一个人物备受瞩目——诸葛亮。他是九州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而他的智慧、勇气和高尚品性,令人们念念不忘。据传,他在家里度过了余生,享受着各种休闲活动。一位旅行者询问他的踪迹时,他的朋友回答说:“他在外面到处闲逛,或是划着小船荡漾江湖,或是在山林间拜访道士,或是在乡村探访朋友,或是在山洞里演奏琴棋书画。他的行踪无法预测,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这位仁兄听了之后感叹说:“刘备真是运气差,错过了这样的大贤人才两次!”朋友为他倒了茶。张飞说:“既然先生不在,那我们赶紧回去。”但刘备不愿意就此离去,他问诸葛均:“我听说你的家兄是个熟谙兵法的谋士,他每天都会看书,能否询问一下?”诸葛均回答说:“我不知道。”张飞说:“你再问没用啊!现在风雪这么大,我们还是早点回去。”但刘备驳回了他的建议,他说:“既然先生不在,我们就不打扰他们了。虽然我不能得到先生的指导,但我想留下一封信,表达我的敬意。”于是,诸葛均拿来笔墨纸张。刘备拿着笔,写了这么一封信:“备一直非常钦佩你的声名,两次前来,却空手而归,实在遗憾。我很想念先生。我是汉族的后代,没有很高的身份地位,却会一直不懈地努力。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国家已经乱成这样,政治道德也陷入了混乱,各种人物都在混战,政府也被欺骗。我现在非常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位文人虽有正义之心,但缺乏深谋远虑。仰望睿智纯良的先生,真希望您像吕望、子房一样拥有卓越才华和广阔视野。为国为民,真是天下、社稷的幸运。在此诚挚表达我的崇敬之情,我将膜拜您的伟大颜值,向您低声诉说心中的小小渴望。期待着您的指点迷津。玄德将信纸递给诸葛均收好,表示要先行一步。在均的送别下,玄德多次殷勤致谢。就在他即将上马离开的时候,一位童子在篱墙外招手示意。玄德看向那里,发现有个穿戴暖和的人骑着驴子过来,脑袋被帽子遮住了。他身穿狐皮,手里拿着葫芦酒。他领着一位青衣小童,踩着雪地。走过小桥时,他还吟诵了一首诗:“北风呼啸整夜寒,云彩遮掩慨无端。长空漫的雪花舞,世事变幻如梦烟。举目仰望苍穹空,似看玉龙凌天展翅膀。四方纷纷鳞甲飞,这刹那早已蔓延宇宙间。驴子过桥头,独自慨叹梅花瘦!”听了这首诗,玄德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卧龙啊!”他下马向前跪拜,说:“先生不辞辛苦!我曾听闻关于您的传奇,实属太不可思议了!我这个刘备早就期盼着您前来!”诸葛均在后面小声地对玄德解释道:“这位文士不是卧龙先生,而是卧龙先生的岳父黄承彦。” 玄德感叹道:“这位先生的诗句意境非常高超。”黄承彦说:“在我的女婿家里,我曾听过一篇《梁父吟》,这首诗的意境很深,我至今还记得。刚才过桥时,看到墙边的梅花,不由得产生了情感共鸣,因此吟咏出来了。”“客人,请慢走。”玄德拱手相送,他问:“承彦前辈有来过吗?”承彦答:“老夫曾来过,也是为了看望他。”听此言,玄德告别承彦,龙马精神离去。但风雪越来越大,他回头看着卧龙山,心情沉郁。后来有诗人写了首诗,抒发了玄德在风雪中访孔明的感慨:“一整天风雪停不下,白跑一趟徒劳心伤。冰冻河流山石滑,严寒的路途绵长。梨花像雪片片飘飞,柳絮疯狂地扑面而来。回首停马往卧龙山远望,山头上银垛堆叠,美不胜收。”
玄德回到新野以后,日子一天天过去,春天又来了。他叫卜者占卜,选择一个吉日,然后开始斋戒三天,洗浴更衣,再次前往卧龙山拜访孔明。关羽和张飞很不开心,一起劝说玄德。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下面的文章中会有答案。
(https://www.91book.net/book/40498/44175.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