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九九相思意 > 第209章 因为,她是我的妻

第209章 因为,她是我的妻


“哈哈哈,好,好啊,”听李如宣应了下来,明有怀立马咧着嘴哈哈大笑,笑了半晌,见前者依旧是那副淡定自若的表情,他脸上的笑有些挂不住里。

  轻咳两声,明有怀熟练的转移话题,“能让你把这件事答应下来,可是机会难得,我还是很好奇,那宁依然有什么本事,能够让你为她做到这个地步。”

  关于宁依然这个人,在见识到李如宣的本事而招揽无果后,明有怀特地让人去暗地里查了一番,除了一个“貌如月,柔似水”的批语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

  原本他都打算歇了这份心里,可李如宣今日的做派却让他的好奇心更甚,究竟是怎样的女子,才能引得这位流连风月之地的青年,回头是岸。

  “因为,她是我的妻。”

  李如宣走出尚书府时,抬头看了眼天,晴空万里,是个好天气。

  只可惜运气不好,碰到了不该碰的人。

  尚书府外,停着一辆装潢华丽的马车,马车外还站着一位趾高气扬的随侍,见了他出来,那随侍就差把下巴扬到天上,与那日头公(太阳别称)肩并肩。

  李如宣不着痕迹的退了半步,将自己躲进了房檐下的阴影之中,还真是奇怪,他暗自思索着。

  他来尚书府时,本就是悄咪咪的,按理来说,就算是有人盯着他,也不该来的这么快,要知道,从都护府离开后,他还特意在京城的旮瘩巷子绕了几圈。

  他侧头看了看纹丝不动的尚书府门房,便知以明有怀为明面的那群人,不会在这时出面。

  这也是考验之一吗?就像先前明有怀故意在他面前说出的那些话一样。

  “还真是多事之秋啊,”低低的叹息一句,李如宣一步从屋檐下跨了出来,阳光打在他身上,将其身后的阴影隔开。

  光与暗,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马车里的人能出现在这里,不外乎是为了陶元渠而来,是拉拢还是撕破脸皮,答案很明显——他们想要拉拢,可他只想撕破脸皮,反正他们现在没有胆子,敢在这个时候对他下手。

  至于为什么是想找他和谈而不是宁家,大抵,是看不上宁家的家世吧。

  一个五品的太医院使,那群眼高手低的人,又怎么会看得上眼?

  权力大多时候都会蒙蔽人的心眼,这也是他一开始不想沾染它的原因,因为他无法保证自己能够在里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理智。

  可如今,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当官什么的,有时候也不见得就是件坏事,虽然限制的条件多了些,可从某种方面来说,也相对自由了些。

  但凡他身上有个看得过眼的官职,那在这件事上,他也不会走到如今这般被动的局面。

  “李大公子,”随侍尖利着嗓子,语气里带着些阴阳怪气,“我家殿下有请。”

  李如宣在听见这话时,身形顿了顿,他忽然往身后看了看,宽阔的街道上,行人三三两两,东街是权贵住的地方,普通商贩很少有来这边转悠的。

  “李大公子在看什么?”随侍心生不满,只觉得这人轻视了自己,正想拿乔之际,却听这人悠悠道。

  “你知道斩首示众为什么一般是在秋后吗?”

  “?”

  随侍一愣,虽然懵,但他颇有些诚实的道,“不知道,李大公子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以后你会知道的,”李如宣留下这句话后,便上了马车,掀开帘子钻了进去,只留下更加懵的随侍。

  “李大公子,幸会,幸会啊,”马车里,四皇子一改之前文方阁那次的态度,脸上充斥着肉眼可见的假笑。

  “四殿下安康,”找了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李如宣朝四皇子拱了拱手,上一次见场面紧张,因而未能仔细打量,如今,他倒是能好好看看。

  丽贵妃容冠后宫,她生的孩子,自然也不会丑到哪里去。

  虽说继承了丽贵妃一半的容貌,可四皇子眉间却总是蕴着一股阴郁之气,而这股阴郁也生生改变了他的通身气质。

  打量完四皇子,李如宣的目光随即落在安坐在马车里的另外一个人身上。

  那人看着约莫有四十来岁,面相敦厚老实,眼神却显露着一丝与面相相悖的少年气,身上穿着一身朴素的布衣,看着很是普通。

  但李如宣总觉得这人有些违和,“不知这位是?”

  能够出现在这里的,大概也只有四皇子的客卿之类的。

  “这位啊,他是本殿的客卿,”四皇子草草说了两句,显然不想在人前详细说这些。

  那人看着李如宣,客气的行着礼,道,“鄙人吴辞仁,见过李大公子。”

  “无此人?”

  “是的,就是吴辞仁,”吴辞仁面不改色的笑笑。

  “行了行了,”四皇子打断了两人的交谈,他目光落在李如宣身上,道,“以你的聪明才智,大概知道本殿为何找上你。

  如今这件事在京城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与你而言或许没有什么,可你要知道,那宁家的宁杰日后还要下场参加考试,你大概也不想他还未入仕途,便有人对他心怀怨恨吧?

  更何况,仵作判断的死因是自杀,所以这人的死,无论如何也怪罪不到陶家身上。

  而且,宁依然已死,李大公子还是要多为活着的人考虑,你要是有什么条件,只管提,便是要本殿出手,为你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未婚妻,也未尝不可,只要你答应不再追究这件事,那么一切好商量。”

  “不再追究?那这事倒是简单,”李如宣笑了笑,“我只有三个条件。”

  “哦,但说无妨。”

  “一,”李如宣伸出一根手指来,“我要陶元渠为宁依然守孝七日,待出殡之时,亲自为她抬柩扶棺,下葬之后,还需在她坟前跪足三日。”

  “好说,”四皇子眉头皱了皱,却又很快舒展开来。

  “二,”李如宣伸出第二根手指,“陶家和四殿下须得保证,宁家余下的三人此生无忧,如有人敢欺辱他们,四殿下和陶家就必须出面制止。”

  “可,”四皇子点了点头,“只要本殿在的一日,就无人敢欺辱他们,那么,最后一个条件是?”

  “比起前两个,这最后一个条件反倒是简单的很,殿下若是能够做到这个,前面的那两个条件,不做也罢。”

  “嗯?”四皇子微微挑眉,听李如宣这样一说,他怎么觉得这最后一个条件,反而会不太友好。

  “如若殿下能够说服陶元渠,主动自裁于都护府门前,那这件事,我可以立马一笔勾销,从今以后都不会再计较。”


  (https://www.91book.net/book/41142/44003.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