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长生:开局即巅峰 > 第524章 历练之知否55

第524章 历练之知否55


等过了年,官家的身体就渐渐不好了,几乎每隔三五天的就要召见太医诊脉,就连朝会也时有缺席,太子赵宗全身边聚集的人便越拉越多,只是赵宗全这个人被从前他爹三次接入宫中收养又三次被放弃的事情给吓坏了,亲眼看着他爹愤愤不平而去之后,他便想着一定要给他一个正经的名分,安慰他爹在天之灵。

  时影这个能给赵宗全做儿子的太子太傅,当然只会被赵宗全视为官家派给他的监视,因此他对时影面上亲近不足,实则十分疏远。

  而时影是谁,他一开始是空桑帝国的世子,只是没来得及获取太子之名,后来又是九嶷山最年轻最有前途的神官,等脱下神袍之后他就是空桑帝国的摄政王,后来飞升成仙,可是给天帝做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左膀右臂。

  如今转世而来也保留了自己的记忆,所以他只可惜官家一番好意被全然浪费,对赵宗全这个人当然看不上,觉得赵宗全居然比不得赵策英这个做儿子的。

  为了给自己省事儿,时影完全没耍什么阴谋诡计的,只是在官家面前说了两次赵宗全上了年纪,已经失去了锐意进取之心,比不得赵策英这个年轻人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官家是什么人啊,他继位的时候可是决心收服燕云十六州的人,只是这些年因为子嗣问题,所以才失去了几次收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只凭时影一面之词就放弃赵宗全,可他试探和调查的结果都显示赵宗全确实只能勉强做一个守成之君,在他手里绝无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可能。

  因此,随着身体越发不好,官家终于下定决心废了赵宗全太子之位,在皇后的劝谏下将赵宗全的嫡长子赵策英过继给了七岁夭折的鄂王赵曦为子,又册封赵策英为太孙,彻底断绝了赵策英上位之后,给赵宗全加封尊号的后路。

  这事儿朝堂上当然反对者如云,毕竟赵宗全还什么都没做呢,他们认为官家不能无故废太子,可官家先是表明自己愧对先皇,并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又说赵宗全毫无进取之心,所以他便选了一个有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太孙。

  然后长柏和长枫又说赵策英原本也是赵宗全之子,官家过继了太孙,肉还是烂在赵宗全的锅里,若是赵宗全真的风光霁月,就该为官家高兴,为他儿子能有这样光明的前程高兴。

  赵宗全还能怎么样呢,别说他已经是个废太子了,他就还是太子,还能在这种事情上面有说话的权力?

  就这样,赵策英自此便不是赵宗全和沈丛英的儿子,而是官家那七岁夭折长子的儿子,礼法上的皇孙,如今的太孙,将来的官家了。

  对于策划了这一场大事的时影来说,他最大的感受便是赵策英比赵宗全受教。

  而对于先前的废太子妃,如今的恒王妃沈丛英来说,如今的富贵才是最稳妥的,毕竟她出身实在是不高,就是在禹州也不算大族出身呢,能嫁给赵宗全,全靠一张和赵宗全心意的脸。日子过得好,也全靠这些年他们夫妻相互扶持。

  可就算如此,赵宗全也有好几个妾室,沈丛英斗倒了好几个,如今有个赵宗全正新鲜的刘氏却让她无从下手。

  现在好了,她的儿子名义上不是她的儿子了,可她的儿子却有了更加的前程,将来不好加封给生父的好处,她这个生母却能毫无阻碍的享受,沈家将来可就不用受赵宗全忌惮地去赵策英那里获得好处了。

  就这样,小元宵周岁过了没两月,官家终于支持不下去了,临终之前托孤于时影和英国公等七八位朝廷重臣,因着时影跟赵策英关系不错,而官家生前又为赵策英相看了英国公家的女孩儿张桂芬。

  哪怕张桂芬跟青梅竹马的郑家小将军已经有了默契,两家甚至已经交换了庚帖,可这门婚事没有传到官家耳朵里,他便直接下旨了。

  英国公上下都没有想过让自家女孩儿进宫博富贵,可这个时候英国公作为勋贵当中的佼佼者和隐形的领头羊,官家为了给继任者铺路,自然少不得委屈张家女孩儿了,好在曹皇后也是勋贵出身,她十分乐意教导张桂芬这个孙媳妇,等到官家去世,赵策英继位,宫中权力交接也显得十分顺利。

  如此,前朝对太后和皇后都多有赞誉,也更觉得先帝当初废太子立太孙实在是明智之举了。

  因为多了一道过继的圣旨,赵策英就是想要给赵宗全尊位,给他便宜祖父上尊号,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本人是实打实过继之后才继承了皇位的,若是他要追尊生身的祖父,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

  见新帝拎得清,时影便建议新帝开恩科,横竖今年恩科也只比正常科举早了一年,向新帝卖个好,满朝文武都挺乐意。

  齐衡便在恩科中高中乙榜第二十三名,让原本已经松了口说要去盛家提亲的平宁郡主,忍不住再次反了口。

  平宁郡主这样的做派让齐衡痛恨不已,他直接告诉了亲爹一声,就找了官媒上门向明兰提亲,而这个时候顾廷烨才刚刚返回京城来任职,朱曼娘虽然没有跟在他身边了,可却带走了他一双儿女,他整个人的心思都在那一双儿女身上呢,还不着急说亲。

  于是明兰以跪了三天祠堂为代价,终于让盛紘松了口,同意了她跟齐衡这门婚事。

  只是因为前头如兰的婚事还未定下,所以两家只是私下里交换了庚帖。

  至于如兰这里,她这两年被墨兰抓了壮丁帮忙管着两支船队不说,还管着江南两家织工坊,先前墨兰和时影也为她介绍了不少举子,可她一心扑在事业上,舍不得分心,这婚事就耽误下来了。

  眼下明兰的婚事都已经确定了,她也不好继续逍遥下去,从时影给她的人选中,看中了一个叫张喆的眉山举子。

  “他是家中幼子,前头兄长已经成婚,兄弟之间感情十分要好,而且有意在京城定居。”

  “另外,张喆的品性和才华可都是四姐夫看好的,他们老家的风俗较为开放,甚至不介意家中大娘子出门做事,正适合我如今的情况。”

  如兰最看好的就是蜀地女子宽松的风气,再加上那张喆长得也不差,对她也好,她便万分愿意了。


  (https://www.91book.net/book/41176/43698.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