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江山美男,朕手拿把掐 > 第164章 昔日的自由

第164章 昔日的自由


周尧支起头浅淡一笑,另起话题道:“说一说如今的孟国大皇子。”

  “是。”

  卢晚晴想了想,铜雀台最新收到的消息,低头回道:“回禀陛下,周国的几个郡县春汛导致河流决堤,百姓流离失所,大皇子近日正在上奏周皇,拨款赈灾。”

  周尧愣怔了一两秒,才扯了扯嘴角问:“春汛,难不成周国冬日的时候并没有对河道修治?”

  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受灾啊。

  卢晚晴默默摇了摇头:“冬日的时候,皇城之中建了一座楼,与大晟的万世楼相似。”

  有钱建楼,没钱俢河。

  良久,卢晚晴退了出去。

  周尧支起头思索,眉头却是紧锁着。

  虽然她是大晟的女帝,但是周国的百姓也是命啊,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或者淹没在这场决堤之中。

  然而她却什么也不能做。

  方辞礼提着一桶热水走进来,拿过木盆放在一旁,将水倒进去,关切地问道:“陛下,发生了何事,您眉头又皱起。”

  周尧抬手捏了捏眉心,不答反问道:“那两姊妹可走了?”

  方辞礼用手拭了拭水温回道:“已经由卢姑娘带走。您买的簪子,臣侍也送与了两人。”

  周尧点了头,继续盯着手里的奏折,片刻之后淡淡道:“走了便好,与我们一起终究是太过危险。”

  这一路上虽然还算平安,但是如今正式踏入孟国,之后的路可就难走许多。

  方辞礼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抬手托着她的鞋,担忧道:“陛下,明日一早便出发去孟国的国都,听说城门外有许多的难民汇聚。”

  周尧放下折子,瞧着他脱下自己的鞋袜,唇间带着淡淡的苦涩:“孟国发生了大河决堤,不少百姓失去房屋,往国都汇聚也是情理之中。”

  方辞礼托着她的脚缓缓放下去,沉默良久问:“陛下,孟国应该会尽快赈灾,安置流民的吧?”

  周尧面色清冷,倒让人难以捉摸,良久她摇了摇头:“此事朕不知,为君者自然是先施粥赈灾,随后安置流民。大灾大难之后,稍有不慎最容易得瘟疫。”

  至于孟国怎么处置,她还真的不知道,这是孟国的国事。

  月上柳梢头。

  两人躺在床上,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却都没有睡着。

  周尧静默许久,缓缓开口道:“辞礼,你在想什么?”

  方辞礼侧头缓缓靠近她,双眸微动,轻声道:“陛下,臣侍前半生可谓是顺风顺水,首次参加科举便摘得探花之名,后来先皇赐婚,没多久陛下您被立为储君,先皇驾崩之后,臣侍便成为一宫主位……”

  他顿了一下,轻轻靠着她道:“此次与您出行,臣侍发现原来一两银子对于百姓来说很多,仍然还有很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曾经的臣侍立在高处,不知民间疾苦,如今看见孟国的女子活着都这般艰难,心里很是难过。”

  周尧侧头抵着他的头,轻声道:“辞礼,每个人有自己的责任……朕的责任是这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你,也丧失了自由……”

  她声音温和下来:“做好自己,无愧于心……如你所说,女子太艰难,那便努力,一步一个脚印,靠近这个愿望。”

  方辞礼眉眼间有掩不住的失落,思索良久,眼底眸光亮起:“陛下,臣侍似乎明白了……”

  周尧笑了笑问:“明白什么?”

  方辞礼眼底闪过一抹坚定,认真说:“陛下,臣侍虽然身处后宫之中,但是思想是自由的……可以写书,可以谱曲……手中的毛笔亦可当长矛……”

  周尧抓住他的手,就当方辞礼以为她不会出声的时候,听见一个字:“好。”

  翌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方辞礼推开窗,窗外的枝头上已经叽叽喳喳,他侧头道:“今日的天气可真好。”

  周尧起身理了理衣摆,疑惑问道:“南梧这几日还在看医书呢?”

  “是啊,南神医自从得到那本医书,这些时日都在埋头苦读。”

  那本医书是由润叶卫从苗疆带来的,里面记载着苗疆历年的传承,还有苗医救人的土方法。

  周尧走出院子,月满楼的侧面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方辞礼扶着她走上去。

  月满楼的管事打包不少糕点放在马车上,他恭敬的立在马车旁:“愿夫人,一路顺风。”

  周尧抬手掀起帘子,对着他颔首:“叨扰了。”

  管事急忙说:“哪敢,您满意就行。”

  车队有条不紊地往孟国的国都行驶而去。

  几日后,周尧正低头看着面前的奏章,事关西部匪寇一事。

  璇玑将军,骆沐云,与虞澜分别进攻两支匪寇,大胜一场。

  方辞礼面前正放着一古琴,拧眉思索着什么,良久拿起毛笔涂涂改改。

  微风乍起,掀开帘子,他侧头看向窗外,神色愣了一下。

  只见不少百姓衣衫褴褛,不近不远地跟着车队,但是因为有禁卫的存在,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

  他嗓音清润却带着几分怜惜:“陛下,外面很多流民。”

  周尧神态自若地握着笔,头也不抬道:“在此处朕救不了他们,也不能救他们。”

  方辞礼放下帘子,点头道:“臣侍明白,若是此刻给粮食,他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争夺,届时我们都有危险。”

  周尧将奏折一合,抬眸看了他一眼,欣慰道:“正是这个道理,有的时候,得先保全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方辞礼闻言一脸认可,轻声答道:“陛下说的有道理。”

  周尧搁下笔,缓解一下手肘道:“给朕弹一曲鹊踏枝,这是你自己谱的曲子。”

  方辞礼侧眸,一脸欣喜的看向她:“陛下您日理万机,居然还记得此曲。”

  周尧挑了挑眉,斜倚着怀念道:“此曲朕记得,是你成为探花郎的时候,在京都的码头随性而作,后来此曲闻名大晟。”

  方辞礼有一瞬间的失神,双手搭在琴弦上,感慨道:“陈年旧事,陛下竟然还记得这般清楚。”

  周尧从一旁的盒子里面拿出一根玉箫,轻笑道:“辞礼,你的才华,朕从未忽略过的。”

  说着低头兀自吹起那首曲调……

  熟悉的曲调响起,方辞礼眼底闪过湿润,低着头抚琴相和。

  一时之间萧声琴声交织一起。

  方辞礼恍若又回到了那个夕阳散落的时刻。

  多离别,多离别,滔滔逝水流年……

  那时他刚成为探花郎之时,在码头送别好友,曲调带着恣意,又带着离别愁绪。

  经年之后又弹起此曲,只剩下无限感慨。

  一曲而终,他身躯颤了颤,眼中氤氲着淡淡的雾气。

  方辞礼侧头看向外边,嘴角动了动,想说的话却没有说出口。

  他怀念曾经的自己,陛下曲中是昔日的自由。


  (https://www.91book.net/book/41342/44048.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