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 第153章 灵光破晓

第153章 灵光破晓


章武七年,坚韧的刘备在成都的王宫中安然离世,遗诏早已备妥。

  刘禅曾无数次设想刘备离去的情景,或许他会痛哭流涕,让人们赞颂他这个大汉储君的孝顺。

  也或许他会一脸庄重,堂堂正正地接过刘备的权柄,同时大刀阔斧地推动革新。

  然而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目睹老人坚忍至他归来,当着陈到和赵云的面留下遗诏,无力的手掌无力地垂下时。

  刘禅只觉仿佛失去了某种无比珍贵的存在。

  尽管他们常年未曾相见,尽管相聚短暂,但只要有刘备在,刘禅便觉得背后有座坚实的山,头顶有一片庇护的天空。

  如今刘备逝去,他感到天空崩塌,不知所措。

  最终,还是在诸葛亮的提醒下,他着手处理了一系列事务。

  尊刘备为汉昭烈皇帝,封号昭烈帝,安葬于刘备选定的惠陵。

  并尊吴皇后为皇太后,生母甘氏为昭烈皇后,养母糜氏为荣德皇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开启了他刘禅的执政岁月,年仅二十一岁。

  简雍被尊为太傅,徐庶担任军师,徐庶虽不参与朝廷,却受到皇家的供养。

  李严和诸葛亮继续辅政,李严正式成为尚书令,但不再统管内外军事,显见刘备虽常斥责刘禅,却对他深感安心。

  李严留守永安城,对于他的顾虑,刘备心知肚明,但作为荆州与东州派系的代表,李严的势力和家人皆牵系于西川。

  若说西川有人绝不向他人低头,李严必在其列。

  而在当前的西川将领中,李严的能力也属上乘。江东的脾性,若无可靠之人镇守永安,无人能安心。

  刘禅曾考虑让陈到提前驻守永安,却被弥留之际的刘备婉拒了...

  以刘备的视角而言,西陲之地,提及忠勇无双,必先提及赵云与陈到,然赵云可担将领之责,陈到却不具备王者之才。

  他与曹孟德帐下的猛将典韦、许褚相似,擅长统兵,精于练军,坚毅忠诚,但英勇与战术并非同一概念。

  无论是昔日三路大军挺进奇幻森林的战役,还是汉中河谷的激战,赵云确有调度军队之才,守护后方令刘备安心。然而,将他置于前线,赵云稍显不足,更何况陈到。

  陈到和他的白毦兵,是刘备的最后防线,也是刘禅未来的保障。他所统领的太子府卫队虽足以应对成都世家的挑衅,但未来刘禅面临的挑战,恐将更为凶险。

  于是,李严回归永安城,而陈到则被封为卫将军,保卫刘禅及后宫的安全。相较于李严的离任,诸葛亮暂留成都,如同屏障般守护着刘禅。尽管刘禅此刻并无过失,其地位亦稳固,但刘备的离世对他的打击巨大,使得他时常迷茫。若无诸葛亮时刻照拂,恐生变故。

  诸葛亮心中亦忐忑。他已拥有设立府衙的权力,如今更攀至权力之巅,刘禅默许下,他几乎掌控了半个西部王国的军权。南中督李恢在朝见新君刘禅时,也被悄然替换,无罪名加身,刘禅也不愿强加之以莫须有的罪状。

  李恢已无法掀起波澜,只让他移至汉中,参与军事顾问,保有督军之名,实则无兵权。对此,李恢并无异议,或许早有此预料,李家如今仅剩他与儿子李遗,侄子李球三人。他留下儿子侄子于成都,而后向刘禅恭敬行礼,随即动身前往汉中任职。

  魏延不再坐镇汉中,仅靠黄权一人难以支撑全局。谁能料想曹魏与江东在得知刘备逝世后,是否会趁机作祟。汉中重地,决不能失守,李恢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汉中的实力空缺。

  此刻,驻扎在上庸的魏延,正式晋升为征西将军,兼领汉中太守,受封都亭侯。黄权接替汉中,改任为镇西将军,以抵御曹魏侵犯,封为关内侯。

  赵云由征南将军转为征北将军,同时被封为永昌亭侯。邓芝重返西川朝廷,依旧担任尚书,回到刘禅身边。马忠成为牂牁郡太守,总领南中兵事,虽无庲降都督之名,却行使着都督的实权。

  张嶷被正式任命为越嶲郡太守,但他守护汉中粮道的职责未变,费诗调任为越嶲郡主簿,辅佐他治理郡务。都尉鄂焕转任中护军,守卫皇宫,向朗任卫尉,向宠为中领军,继续守护成都,职责不变...

  王平被委以昭武将军之职,依旧统率无常幽翼军,驻扎在神秘的汉中之地,遵从天命。

  邓范成为田畴守护者,担当屯田都尉,掌管汉中的神稻耕植;石苞则晋升为副将,接替安富县尉一职,屈膝于魏延的羽翼之下。

  朴胡受封为巴地之侯,朝廷供奉,不必涉足尘世繁华的成都。賨邑侯杜濩不幸离世,无子承袭,刘禅命智慧的诸葛亮挑选贤才,亲自撰写哀悼之辞,并恩准賨人三年免赋,以示哀思。

  汉中之地,新建学府,由朝廷甄选博学者担任教习,教导賨人与巴人的子弟研读魔法与智慧,同时接纳汉中子弟,一切费用由皇家承担。

  卢毓避世不入朝,担任学院山长,管理学术之事。

  其余众多封赏皆交予智者诸葛孔明裁决,包括提拔年轻才俊如杨戏、程祁,以及封赏老将如宗预、廖化等人,刘禅无需一一过问。

  刘禅径直步入皇宫,为他的父亲,也是如今的昭烈皇帝刘备守灵。在这次封赏名单中,许多人未被提及,除了他直属的杨洪、何祗、董允、费祎、诸葛乔,以及汉中崭露头角的句扶、陈祗、董厥等人。

  关羽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苞,张绍等人,他尚未给予封赏,非因遗忘,只因时机未至。

  刘备逝去,西川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是曹氏势力崛起的契机,也是西川最危急的时刻。然而,刘禅并未忘却他的使命。

  他铭记着,父亲临终时紧握他的手,嘱咐他:若大汉的荣耀之旗再次飘扬于天地之间,定要告知于他,将他的陵寝迁移至汉室皇陵,与先祖同眠。

  那是他一生的渴望,他渴望得到大汉的认可,为此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

  刘备在逝世前对刘禅说:

  他是个不合格的领袖,做父亲不合格,做伴侣不合格,做帝王更是如此。

  他未能为子孙留下安宁的世界,反而让刘禅接手这片破碎的土地,背负起修补的责任。

  他希望刘禅不要怨恨他。

  刘备弥留之际,已无帝王之威,或许他已无需再费力教导刘禅帝王之道,因为刘禅已让他感到欣慰。

  他只是告诫刘禅,勿违天意,最后一语如是:

  若命运不可违抗,那么只需安心快乐地度过此生,只要不负百姓,不负苍生,他在冥界,不会责怪身为儿子的刘禅。

  随后,刘备安然离去,留下刘禅身着麻衣孝服,他没有太子妃,更无皇后。多年来,别说正妻侧室,就连侍妾他也未曾有过。以前是刘备的禁令,现在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就这样独自跪在刘备的灵柩旁,眼前的祭火熊熊燃烧。

  四周围满了从冰窟中取出的巨大冰石,保持室内清凉,同时也确保刘备的遗体不致腐朽...

  刘禅有条不紊地将穗麦秸秆投入燃烧的圣焰之中,皇宫内早已接受过哀悼仪式的文武百官皆已离去。他并未按照传统礼仪要求他们陪他在哀痛中度日,如今,国事繁忙,刻不容缓。

  在失去了英明君主的庇护后,仍有丞相府可倚仗,然而若众多朝臣因他耽搁,即便丞相府的能人再多,也无法维系朝廷的正常运转。后宫并非民间,无法自由出入,悼念先帝。刘永和刘理年幼体弱,早已难以承受哀痛的煎熬。

  因此,此刻偌大的宫殿里,仅剩刘禅独自面对灵柩,思绪万千。

  夜幕降临,刘永和刘理再次承受不住长时间的跪拜,疲惫地被搀扶离去。而刘禅,终于等来了他的期待之人。

  大汉的丞相诸葛亮,太傅简雍,军师徐庶,三人借夜色悄然步入皇宫,直面刘禅。

  "参见陛下!"

  "免礼,三位叔父不必拘泥于礼节!"刘禅制止了欲行跪拜的三人,尽管他未如传说中尊称诸葛亮为亚父,但对他们三人的敬重依然深厚。

  "朕深知三位叔父此行之意,先帝的陵寝,必在邙山大汉冢侧!"


  (https://www.91book.net/book/41348/44059.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