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青龙二号
推荐阅读:皇后完美无缺 金手指是柯学改字 靓女生猛 怪谈游戏设计师 你都修出元婴了,还管这叫养生功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婚后回应 大燕斩妖人 专业代打,绝美BE[全息] 算命太准,各界大佬跪求我出山
但这还没完。
同一天的晚上17点,并州卫星发射中心。
一枚CZ-6R2火箭一级进入减速程序,调整方向对准回收工位。
这是长征六号火箭“云开”版系列的第11次回收,此前成功回收8次,失败2次,最近一次连续6次成功回收。
显然长征六号的状态已经稳定了下来,基本可以做到高回收率了,但这一次,所有人的心里都跟第一次回收一样紧张。
因为这一枚长征六号用的不是支撑腿回收,而是格栅舵回收。
R2,指的就是回收方式改变。
这是在为以后的6米、11米级箭体格栅舵回收铺路,后两者试验起来不但成本高而且准备时间太长。
长征六号虽然因为自重太轻难度可能更高,但用其做试验还是轻松许多。
到现在为止,算上超算里的迭代,“云开”回收控制系统已经到了第六代,模拟格栅舵着陆100次成功,所以才进行了这次实际测试。
相比于过去,这枚长征六号的回收姿态更加稳健,略微倾斜着流畅匀速下降,斜着靠近已经张开两个支撑架的回收塔。
然后,在几百双期待的眼神中,CZ-6R2毫不减速地准确撞上了回收塔。
空心的箭体碰到钢铁,瞬间被折断裂开,剩下的燃料逸散而出被尾焰点燃,以一团明亮的火焰结束了这次回收任务。
强烈的爆响连附近的村庄都听见了,抬头望去就能看见傍晚的山中出现了一处明亮的地方。
……
“新远三号火箭二级首次回收失败,疑似箭体出现裂纹。”
“长征六号新回收方式第一次尝试失败,回收塔被高温烧毁,没有出现人员损失。”
8月12、13、14三天,华国阵营火箭试验三次失败。
长征十号是YF77出现问题,长征六号初步调查发现又是万恶的传感器故障,而新远三号……
郭申、谢廖夫、安德罗夫等一众新远高层盯着从海里捞上来的二级火箭残骸。
从200多米高摔下来如果是在陆地上那肯定只有捡碎片了,但是落点在海上,箭体基本完好,只是受了内伤不能再用了。
检查报告已经出炉,不是箭体裂缝,问题出在箭体氧化剂贮箱的泄压口,这个小细节没处理好导致在发动机关机过程中压力局部持续增高,顶破了隔热层。
这是新远的首次火箭试验失败,虽然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但还是说明了系统只在技术上实现了可靠,实际生产设计的系统工程师也不是神。
但在外界看来,尤其是NACA和一众航天机构,则是纷纷松了口气。
新远100%成功率的神话终于被打破了,航天局更是两个坏消息,总算有点正常航天的样子了。
马一龙连夜发推@林炬对他本次回收失败表示遗憾,同时称赞这次失败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探索,是可回收火箭“开创性”的一步。
洛克达因公司也现身对媒体表示,YF77还不如半个世纪前土星五号二级用的J2氢氧发动机,从设计上就是不可靠且落后的。
就连JAXA都敢将自己的LE9氢氧发动机拿出来炫耀一下,毕竟数据上YF77更低不是?
国内的反应其实倒还好,已经开始“理性”占据主流的网上群体并没有多大的批评身影,反而对林炬发布的那条“虽然回收失败,但我们已经找到原因并获取了完全的实验数据”微博疯狂点赞。
毕竟XAP从无败绩也说不过去,一点小失败也算不得什么。
就连长征十号也没受到太多舆论压力,总体还是领先SLS不是?
长征六号嘛……大家又不是没见过可回收火箭炸。
实际上今年到8月为止,全世界炸掉的可回收火箭已经超过20枚了,华国独占7枚。
这7枚火箭来自四家命民营航天企业,他们在下决心购买新远的回收系统解决方案之前头铁不信邪自己试,只有一家的亚轨道火箭因为最大高度只有10公里成功了两次,其余准备入轨的火箭全都失败。
最离谱的一枚回收的时候失去控制,直接坠落在了鲸海。
不过现在他们消停了,都在6月后陆续接受了新远的成熟子系统出售方案。
因为航发委的部件开放态度,现在国内的民营航天企业数量增加到了17家,从深空设备到火箭制造都有,而且资金和规模都比原世界线大得多。
毕竟只要有钱什么关键部件都可以买,那就是考成本控制和结构设计了,这入场难度多低?
就在8月下旬蓝剑航天就准备发射“青龙二号”火箭,箭体直径3.8米,芯级采用了7台K120V发动机,最大起飞推力875吨,起飞质量670吨,不回收LEO运力27吨,回收运力20吨。
这差不多就是加强版的猎鹰9号,只是9台梅林1D发动机换成7台更大推力的K120V,二级采用了更先进的新远25吨级氢氧发动机,载荷系数特别高。
猎鹰9号现在老马对外报价单发5200万美元,青龙二号呢?他们对外的报价是3.5亿!
5700万美元,但每公斤成本只有猎鹰9的76%。
相比于同样使用3.35米箭体且运力也为20吨的长征七号,青龙二号因为发动机更少也应该更便宜一些。
当然,青龙二号能这么便宜的报价只是目前宣传的噱头以及幕后的民营资本想要抢占先机。
5700万美元肯定是各方面综合后的最低价,有得赚,但利润率不太多。
因为回收控制系统是买的,发动机是买的,箭体需要投入资金,二级发动机每用一次也要买,配套设施也要买,发射场都要租……
但只要坚持下去,等赚到钱把自己的班子搭起来了成本就能下降不少,反正林炬觉得利润率在100%左右努努力是能够到的。
蓝剑算是一众民营小弟中技术实力相对较强的,但也有技术不够大力出奇迹的:
恒大航天。
听名字就知道是哪家企业投资的,虽然技术上一无所有,但资金确实充足。
从箭体技术到发动机直接买航发委目前允许出售的,设计方案都买,厂房和人员也靠着充沛的资金在迅速扩大。
当然,传统的BAT三巨头也在蠢蠢欲动,不止一次有媒体报导他们有进军航天的意向了。
(本章完)
,
(https://www.91book.net/book/4968/43983.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