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沟里人家 > 第69章 躲灯

第69章 躲灯


大嫂两口子听说妹妹和一帮孩子要走,拦着说要他们吃过午饭再走。

  老海怪媳妇怕留下来,老二媳妇说不准,又会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一边挣扯着,一边和哥嫂解释道,“大嫂,今儿个初三,俺还要赶回去送年呢。

  “我和孩子们,上俺二哥、三哥家去拜年,少不得又要耽搁一会儿,要是等吃过晌再走,怕是来不及回家送年了。”

  一帮人一边撕扯,一边往门外走,大嫂见小姑子一家执意要走,也不强留,只是嘴上说些埋怨的话,“这笑不笑死人了,大过年的,孩子们到大舅家来拜年,不吃饭就要走,别人看了,能不笑话大嫂吗?”

  老海怪媳妇又和大嫂解释了一番,转身领着孩子,到二哥三哥家拜年去了。

  好在舅舅们都住在同一屯子,路也不远,一会儿功夫,三家都走到了,便让老大赶上车,往家奔去。

  回到家时,天已晌午,婆媳几个匆忙在锅里热了点饭,吃过后,老海怪媳妇便张罗着包送年的饺子。

  老三媳妇不在家,包饺子的效率明显降低了不少。

  老三媳妇要是在家里,剁饺子馅,她一人手持两把菜刀,舞动起来,刮风似的,一堆菜馅,眨眼功夫就均匀地剁好了。

  包饺子时,她两手各持一根擀面杖,飞快转动着饺子皮儿,她一个人擀皮儿,三个人包,都绰绰有余。

  如今她不在场,家里包饺子的速度,就慢了许多,直到太阳快落山了,饺子才包好。

  天色落黑,老海怪媳妇吩派老二媳妇刷锅烧水,准备下送年的饺子。

  饺子下锅煮好后,老海怪媳妇让老大,在供桌前的火盆里烧一沓纸,吩咐老三到街门口放一盘鞭,她自个儿从锅里舀一瓢饺子汤,一边嘴里振振有词儿念叨着什么,一边把饺子汤从堂屋门口,一直洒到街门口,最后瓢里还剩余一些,便一股脑泼到了街上。

  转回头,让老三把街门口的拦马杆收拾起来,回家后又把宗谱前的供品收起,才从锅里捞出饺子,倒到盖帘上,端上炕桌。

  一家人吃过送年的饺子,春节就算过完了。

  过了年,初五上午,女儿福荣回来拜年了。

  老三媳妇估计,这几天家里会有客人,便留在娘家躲清闲,直到初六下午,两口子才回到家里。

  在娘家这些日子,少不得把婆家一些她看不上眼的事,叨咕给爹妈哥嫂听,诸如初一给公婆拜年,公爹只赏一个小银子的压岁钱之类的事。

  爹妈听了,只好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叹气道,“生姜断不了辣气呀。”

  感慨之余,也忘不了叮嘱一句,“自古有话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既自儿个作主,嫁到他们吴家,凡事就要忍着点儿。”

  过了年,一家人都脱下新衣服,换上平日穿的干活儿衣服,开始忙碌起来。

  老海怪把春天农忙时要使用的农具捣腾出来,察看有破损的地方,就自己动手修修补补。

  年前忙着办喜事,耽搁了一些农活儿,门外还有一堆粪,没送到地里,老大老三这些日子,就赶着马车往地里运粪。

  二瘸子又开始赶着驴车,外出做生意了。

  这些天,老海怪媳妇每天忙完了家务,就领着三个媳妇,坐在炕上选种子。分别把各种谷物的种子,倒进簸箕里,把有虫口的、破损的、秕的拣出去,留下完整饱满的,重新装进麻袋里。

  这样忙活了几天,正月十五就到了。婆媳几个,暂时停了选种的活儿,开始忙着过十五。

  吴家沟人过十五,几乎没有做圆宵的,大多是用吃饺子代替吃圆宵。但蒸面灯,却是必不可少的。做面灯用的面,通常是豆面,有钱的人家,也会用白面。

  面灯的种类也挺多,有大灯,又叫月灯,通常只做十二个。灯形,差不多就像一个大窝头,只是灯上捏出一个盛灯油的灯碗罢了。再按照十二个月份,在灯身上捏出不同的标记,算是代表每个月的灯。

  比月灯小一点儿的,是生肖灯。生肖灯是依据家里人的属相来做的,一般家里人有属什么的,就要做出什么生肖灯,每人都有份儿。

  除此之外,还要做一些小面灯,主要是十五晚上,上坟送灯时用的。这种灯体也小,只是用一块面疙瘩,捏出一个小碗状罢了。

  要是家里有小孩儿,通常孩子们只会对自己的属相灯感兴趣,到了十五晚上,眼巴巴等着大人,往自己属相的灯碗里倒一点豆油,插上灯芯,点燃后,高兴地捧着到处照照,祈求灯光能祛邪免灾,保佑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老海怪家的几个孩子,小时候之所以盼望着过十五,就是想得到母亲能给他们做一个属相灯。

  老海怪媳妇手巧,能把各种属相灯捏得惟妙惟肖。一块面疙瘩,到了她手里,一会儿功夫,就变成一个活灵活现、又带有点夸张的小动物的造型。

  吴家沟一带,有个风俗,刚过门的新媳妇,头一个正月十五,是不能在婆家过的,十五那天,要出去躲灯,不然的话,据说会克死婆婆。

  这眼瞅十五就要到了,仍不见婆家安排新媳妇们外出躲灯的事,老三媳妇就沉不住气了。

  中午吃过晌,收拾完家务,老三媳妇拉上老二媳妇,一块儿到了大嫂的屋里。

  老大正躺在炕上歇息,见两个弟妹进来,赶紧从炕上爬起来,躲了出去。

  见大伯哥出去了,老三媳妇笑着问道,“大嫂,今儿个都十四了,怎么还不见咱婆婆,提起咱几个出去躲灯的事儿呀?”

  “我也纳闷儿呢。”老大媳妇说道,“昨晚上,我还合计来着,不知咱婆婆,会让咱到谁家去躲灯呢?今儿个一早上,我就等咱婆婆开口,可就是不见她开口。”

  “咳,不说更好。”老二媳妇一脸不屑地说道,“兴许,这吴家沟,不讲究这个,正好我也懒得出去,太麻烦,到了别人家,说话、吃饭,都不得劲儿,太拘束。”

  “二嫂,话可不能这么说,”老三媳妇说道,“咱要是不出去躲灯,今年咱婆婆能平平安安的,那当然最好不过了,万一要是咱婆婆有个磕磕碰碰,外人会怎么说咱妯娌呀?

  “过年时,我回去拜年,从家里动身时,俺妈还叮嘱我,说要是十五,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去躲灯,就让我回家去住两天。”

  “这个,咱婆婆,怕是不会答应吧?”老大媳妇说道,“让儿媳妇回自个儿妈家去躲灯,别说咱婆婆是个要强的人,便是一般人家的婆婆,也不会应许的。”

  “咳,”老二媳妇又插嘴道,“依我看啊,既然咱婆婆不发话,咱干脆也装彪卖傻,不打鸣,不下蛋,稀里糊涂,把十五过了算了。”

  “不行,二嫂,”老三媳妇说道,“我今儿个找你和大嫂商量,就是想找出个两全齐美的办法,要是实在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倷俩怎么着,我不管,反正到了明儿个,我一准得走,实在没有去处,我就回俺妈家去住一天。”

  一看老三媳妇驳了自己面子,老二媳妇满心不痛快,听老三媳妇说完,冷冰冰地说道,“行,倷俩在这块儿合计吧,等有了什么好办法,告诉我一声就行了,我指定随倷俩一块儿去。”

  说完,抬腿要走。

  老大媳妇见老二媳妇说的话不是味儿,赶紧叮上一句,“唉,老二媳妇,你别走呀,这是咱大伙的事,得咱大伙合计着来。”

  老二媳妇见大嫂开了口,也不好驳大嫂的面子,只好站了下来。

  见老二媳妇站下了,老大媳妇又说道,“我看这样吧,这事,说到底,还得咱婆婆做主,倒不如咱这会儿,就去找咱婆婆合计合计。”

  两个妯娌见大嫂这话有道理,便一块儿到了婆婆屋里。

  吃过晌,媳妇们把饭桌拾掇利索,老海怪媳妇正倚靠在炕梢的被垛上歇息,见三个媳妇进来了,坐起身子,问道,“什么事?”

  老海怪这会儿正躺在炕头上眯瞪着,见三个媳妇进来,也唬了一跳,坐了起来,看着三个媳妇发愣。

  老大媳妇嘴拙,见婆婆问话,嗫嚅着,不知话该怎么说;老二媳妇心里不快,木胀着脸,站在炕前,也不吱声;老三媳见婆婆问话,两个妯娌都不发声,心里一急,催促老大媳妇说,“大嫂,你说呀。”

  老大媳妇见挨不过,只得开口说道,“那什么,妈,明儿个就是十五了,俺妯娌几个合计了一下,正不知今年十五,俺到谁家去躲灯呢。”

  老海怪听罢,心里立马堵胀起来。

  想到新媳妇们十五出去躲灯,少不得又要带上礼物送人,便开口道,“咳,穷讲究啊,哪有那么多说道?这刚过完年,家家都在忙碌开春的事,上人家去赶弄什么?干脆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

  老海怪媳妇明知丈夫,是心痛儿媳妇们出去躲灯,又要花费买礼物的钱,何况新媳妇们出去躲灯,这事又和自己有关系。

  既然丈夫已经表了态,她再要坚持,势必会惹得丈夫,在新媳妇们面前,闹出不相应的事来,只好顺着丈夫的话,说道,“算了吧,有什么好躲的?妈眼面前,已是土埋半截儿的人了,妈的命,没那么金贵。”

  老海怪听老婆说出这话,立马又觉得,自己刚才的话,说得不太妥当。儿媳妇过门儿,头一年的正月十五,要外出躲灯,吴家沟是有这个风俗的。如今儿媳妇们按规矩行事,说明人家孩子懂事理,有家教,知道孝敬公婆。

  自个儿要是因为心痛一点小利,带头坏了这个规矩,一来呢,会让新媳妇们瞧不起,往后也会跟他不讲规矩。

  这二来呢,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少不得又让村里那些贱嘴娘儿们嚼舌头,说他老海怪如何如何歹毒。

  第三呢,这事要是真照自己说的办,又会让自己老婆挑上,说他心里没有她。

  想想娶这三个媳妇进门,大头儿钱也花了,喜事也办得体面,过年时,又都给媳妇们分发了回娘家拜年的礼物,该花的钱,都花了,就剩下这十五出去躲灯的事,却因为舍不得那几个买礼物的小钱儿,就把媳妇们拦住了,不让外出躲灯,不值得。

  头都磕下去了,哪还差那一柱香?罢了!罢了!

  这样一想,一咬牙,老海怪改口道,“既然孩子们有这份儿孝心,咱吴家沟又有这个规矩,我看,就让孩子们出去躲躲吧,也挺好。

  “反正咱家柜子里,还有孩们回家拜年回来时,带回来的回礼,我和倷妈,平日又不爱吃那种东西。我看这样吧,让孩子们带上这些东西,到荣子家去住一天吧。”

  “眼面前,他姐跟公婆一块儿过,咱把三个新媳妇送到人家去躲灯,人家嘴上不说,心里会怎么想?”听了丈夫的话,老海怪媳妇气哼哼说道,“依我看,明天让老大套车,把她们三个,送他大舅家吧。

  “正好老三两口子,过年时,还没去给他大舅他们拜年呢,这回让老三媳妇一遍儿去走走,算是拜个晚年吧。”

  “这样倒不错,”老海怪心里得意这种安排,嘴上去装着挺为难的样子,说道,“只是,过年时,老大老二媳妇,去他舅舅家拜年时,那几个舅母,每人都给了她们一块大洋的押岁钱,现在又让老三媳妇再去,像不像咱是在往人家,讨那块大洋的押岁钱似的?”

  一提到押岁钱,老海怪媳妇就来气,想想大过年的,又是几个刚过门儿的儿媳妇,过年给公婆拜年,公爹竟只给每人赏了一个小银子的押岁钱,这事不知又要让村里人笑话多长时间呢。

  而前些年呢,自己的娘家侄子结婚后,来拜年时,他这个当姑父的,也是只赏了一个小银子压岁钱,弄得她在娘家人面前抬不起头。

  现如今,自己的儿媳妇去给舅舅拜年,舅舅们给的,都是一块大洋的压岁钱,他居然还好意思提起这事。

  老海怪媳妇越想越气,忍不住开口说道,“他舅舅家再穷,也不差那几块大洋的压岁钱,是给自个儿外甥媳妇的,又不给了外人。”


  (https://www.91book.net/book/55276/44143.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