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赵氏发家记 > 第 564章 答案(2)

第 564章 答案(2)


庄先生坐的地方很好,视野宽阔,能把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他捋着胡须,满意的看着跑过来的几个学生,尽量声音平静的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旁边年纪略大的汉子回道:“先生觉得好,那必然不是池中物。”

庄先生余光里又出现了另外几个学生,他放声大笑,“好!好!好!”

那汉子眸光闪了闪,他目力好,隔着很远就能看清那几个孩子是谁。

“先生,我知道了!先生!”

贺延文略微要慢一点,他听到蓉宝的声音,也不甘示弱的扯着嗓子喊,“我也知道了,先生。”

蓉宝扭头一看,撒腿跑的更快了,把身后的李为先和钱妙来都丢在后面,只有嘉宝能跟上她。

“先……先生,我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先生。”蓉宝撑着膝盖喘气,待呼吸平稳一些,又喝了好几口水,才自信说,“先生,要是一个快饿死的人,在三月抓到了一条鲫鱼,难不成他吃了就是坏人了?对于读书人和家境富裕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缺一只鱼果腹,三月不吃,可以四月吃,所以能拿这句话教育人,但是万万不能对一个饿着肚子的人说,三月的鸟和鱼都要养孩子,你别吃它们了。这是不对的。”

庄先生含笑点头,一不留神,连胡子都扯断几根了。

嘉宝等她说完,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世上有富户也有穷人,有读书人也有没读过书的人。对于一些读书人来说,读书并不只是为了当官挣钱,还可以开智、明理、育人、立身、治学,但对于没读过书的人来说,自然不觉得学这些道理有何意义用处。而对于穷人来说,他们省吃俭用的把孩子送到学堂念书,自是指望孩子将来有锦绣前程,光宗耀祖,若是有钱人家……”

嘉宝忍不住去看钱妙来,“只要能识几个字,学些道理也是不错的。”

庄先生点头,“善。”

李为先见道理已经被小伙伴说的差不多了,就说学生也是这样想的。

钱妙来立即跟着说,“学生也是这样想的。”

庄先生笑道:“道理一样,但说法不同,你们尽管说说自己的见解。”

李为先微微低头拱手道:“是。”

李家之前也算是书香门第,礼仪繁重,不是钱家这种商户可以比,更别说蓉宝嘉宝了。

“学生以为,官员学子有自己的道理,市井百姓也有自己的道理,书上的道理没错,读书人的道理也没错,但对于市井百姓来说,未必就是最好的道理。”

庄先生拧眉略微沉思片刻,随即展颜笑道:“善。”

蓉宝朝他竖起大拇指,厉害的厉害的。

李为先又垂首退下,随即和蓉宝几个挤眉弄眼。

钱妙来急的头上冒火,双手合十,闭着眼朝蓉宝几个一一拜了拜。

蓉宝明知故问,“钱多多,你拜的哪路神仙,管用吗?”

庄先生咳了两声。

钱妙来欲哭无泪,挪步的时候狠狠瞪了蓉宝一眼,他磨磨蹭蹭的站在庄先生面前,心里翻来覆去的想着要怎么说。

他方才就没太听懂几人之间的哑谜,也懒的去问,这会儿被先生问起,脑袋顿时一片空白。

尤其旁边还站着家里护院,这要是跟他爹告上一状,下回旬假时,还有好日子过吗?

庄先生笑容微敛,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无妨,想到什么说什么。”

钱妙来又站了半天,久到贺延文浑身都要冒杀气了,他才磕磕绊绊的开口,“每个人的见解不同,看到的道理也不同……”

庄先生眉宇松懈,颔首道:“善。”

钱妙来顿时感觉心头的大石头一空,连呼吸都轻松了几分,他眉开眼笑的退到一边。

蓉宝小声夸道:“不错不错,我都没想到呢。”

钱妙来得到了肯定,还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学,“我跟你们说,我刚刚还想到了好多,就是没来的及说出来。”

“真的?”

钱妙来点头,“那当然,那是一针见血……”

“那你等会儿再跟先生说说。”

钱妙来睥睨天下的气势一下子就萎了,他往嘉宝身边靠了靠,生怕一会儿就被丧心病狂的蓉宝赶鸭子上架。

不过蓉宝这会儿可没功夫理他,正在听贺延文怎么说呢,虽然是自己最讨厌的人,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对手,才能击败对手。

贺延文刚刚已经听过了蓉宝几人的见解,觉得没有一个说的比自己好,顿时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先生,学生以为,一个道理并不能教导全天下的百姓。地方不同,风俗人情也各不相同,就像南人喜欢吃稻米,北人喜欢吃包子馒头,亦或东家喜甜,西家好酸。道理也是如此。出身世家豪族,自幼便有名师开蒙,长辈讲礼,不缺名师书籍,更不缺衣食,一两银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随手扬下的一粒米。但对于为了饱腹日夜辛劳的贫户来说,一两银子是一年的花用。如此差别,一个道理又怎么讲的通呢?”

这最后一句话直接反问起了先生,庄先生也不恼,笑着说了句“大善。”

周围其他学生纷纷鼓掌,就连蓉宝也不情不愿的拍了两下,虽然很不情愿,但贺延文说的话确实挺有道理的。

之后就没什么出彩的言论了,有些都是照搬同窗好友的,庄先生听了,都点头说好,等最后一个学生说完,他才佛了佛衣袖,正色扬声道:“天地有规律。众鸟憩林而生,群鱼游水而活,这些都是万物自然的规律运转。如同大富大贵之家,诗书仪礼,缺一不可,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柴米油盐才是最要紧的事。若是官员觉得读书好,就非要所有人都去读书,富贵人家自然无事,但平民百姓之家,温饱尚成问题,又该如何读书?官员便要不言而治。不妄为,不强求,不勉强。‌平民百姓若是家有富余,自然会送孩子去学堂念书,家中读书人多,道理规矩礼仪便都有了。”


  (https://www.91book.net/book/55294/43648.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