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蓄势待发
戴维斯听了亚瑟的话,顿时无语。
“我们之前就已经确定过了,那是他私人电脑的可能性超过六成,这已经值得我们相信了。”
亚瑟见话题被转移,也放下心来,“至少经过这次事件之后,那台电脑是陈神私人电脑的可能性上升到了八成,”
“他的保密意识再怎么差,也不会把一部电影的资料往公用电脑上面存,所以那很可能是一台他平时经常或者偶尔使用的电脑。”
“我相信我们只要盯紧那台电脑,迟早有一天可以获得更有用的情报。”
戴维斯听着,虽然还是觉得恼火,但是刚刚那种要把亚瑟送去养火鸡的愤怒已经没有了。
他烦躁地挥手,“既然这样,那么那台电脑就交给你来盯住,每一次连接网络你都要把握住机会传输资料!”
亚瑟痛快地点了头,这只是小事一件,在自己的电脑里再设置一个监控电脑连网后就提醒的闹钟就行。
不过紧接着戴维斯又说了,“另外作为重大失误的惩罚,未来一年的夜班,都由你来!”
亚瑟痛快地点头,这只是小事一件,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再设置一个帐篷就行。
只是刚刚点完头,他就反应过来时间好像有哪里不对……
一年?
“一年那……”
也太久了吧?
说到一半,他就看到戴维斯那阴黑的脸色,不像是白人,竟然让他有了掏枪出来的冲动……
不过他马上就压下了心里的异常,改口称:“一年真是太合适了,我就该受到这样的惩罚。”
纵使再多不服,他也只能往脖子里咽。
……
时间进入三月。
在新年过去的第一时间,陈神就已经开始了工作。
不过他好歹还过了个年,其他人工作起来连新年都顾不上。
二月份的时候,纳米推进器的生产线设计就已经整体完成,并且送到了他和其他专家面前进行审核。
这条名为生产线的机器看起来跟就纳米线管一样,都是一台巨大而且看起来如缝合怪一般的机器,而且由于产量设计的问题,它的体积比起线管机还要大上几十倍不止,一台机器的占地面积就相当于好几间纳米线管工厂了。
如果设计没有出现重大问题的话,这台机器在送入线管和其他原料之后,一个普通批次就能够加工出至少十万个等离子推进器,随后送入后面的组装部分,直接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推进单元。
这条产线的理想产能甚至可以达到50万一个批次,也就是说一次生产就可以直接把藏羚羊号需要的等离子推进器都给解决了。
这条生产线的建设就是最近整个任务的重中之重,几乎全国都在围着它转,只要其他项目里有这条产线用得上的资源和零部件,基本都要往这里调。
预计在4月初就能建成,4月中期就能进行第一次试验。
另外,藏羚羊号的等离子反应器管理系统也做完了最后的实验,选取了表现最为优异的方案作为准备,同时其他几套有发展前途的方案也进入了备选,与主方案一起进入接下来的研究。
除此之外,项目组里面其他的生产建设任务就是藏羚羊号的机身。
早在新年的时候,藏羚羊号的气动外形就已经在现有的风洞里面完成了实验,拿到了全套数据。
就跟之前陈神预计的一样,虽然成绩不算特别优秀,风阻大到离谱,但是飞行姿态还算是稳定,结构强度也不用担心,至少不需要担心它飞着飞着一个倒栽葱往地面插,也不用担心它会在极速状态下在空中解体。
再考虑到它哪怕是核动力版本,在大气层内的巡航速度都只有5800公里的时速,也算是顺利通过了风洞测试,可以开始机体制造的准备了。
就跟之前的精卫直升机一样,到了现在相关的板材都已经完成了切割,进入了加工组装阶段。
陈神也跟负责飞船本体技术的唐华聪来到了现场,组装现场看起来颇为空旷,也就跟一些大型特种车辆的组装线差不多,完全不像是一艘宇宙飞船的组装现场。
虽然这里组装的只是宇宙飞船的外壳。
长长的生产线上,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板材被工作们放入机器之中,然后被加工成特定的形状,然后被送去进行检测……
哪怕只是一艘长宽不到二十米的小型飞船,藏羚羊号外壳上面的做工仍然极其复杂,如果没有系统的资料,光这个外壳的部分就值得开个课题研究个三五年,然后才有可能选出最好的方案。
现场看着飞船外壳的板材加工,陈神还掏出一块平板看起了被选中的等离子反应器管理方案。
这套方案里面使用的反应器总共有十个立方的体积。
跟核动力版本不同,等离子版本藏羚羊号到底是换了一个能源,连带着的反应自然不会只是电视遥控器换一双电池那么小。
这会给机身重量、机体内部空间布局等等都带来极大的变化。
不过幸运的是,目前测试的等离子反应器系统重量跟微型核反应堆的重量是相接近的。
也就是说藏羚羊号在机体重量上面不会有剧烈的变化,所以系统里面这方面相关的资料还有参考的作用。
不过反应器系统引起机身内部空间的变动就成了没办法的事情了。
十个立方大小的反应器,在体积上已经超过了微型核反应堆,而且反应器系统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不能过分地拆分。
最多也只能把它们相对均匀地分成两三份,安置在机身内部。
这样一来,原本放核反应堆的地方根本塞不下十个立方的反应器,势必要把这些反应器分批安放到机身的空位中。
这个时候又会导致机身重量分布的不同,这样会引起飞行时的安全隐患,就跟大船一样,说不定哪边压的货多一点,遇到刮风或者急转弯就往哪边翻船了。
陈神和唐华聪手下的人,也是算了好久,才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方案,给反应器重新设计了形状,使它们从圆柱状变成了方块状,尽可能地堆到机身地板和墙壁上……
(https://www.91book.net/book/586/6256634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