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第229章 播客反响与空间站进展

第229章 播客反响与空间站进展


尼古拉的播客节目在播出后,在外网引发了剧烈反响。

    全英文的采访,传到华国国内,会被自媒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精简。

    真正有能力完整看完全部纯英文采访的终究是少数。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哪怕是看着字幕看完的人都是少数。

    在阿美利肯,网友们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蓝色起源找光甲航天购买空间站舱段这件事上。

    “华国人偷走了SpaceX不存在的空间站技术。”

    “总有一天向联邦走私空间站会比走私新能源车更有利可图,虽然这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华国制造。”

    “2024年,阿美利肯汽车品牌在华国的销量超过300万辆,而华国品牌在阿美利肯市场的销量几乎为零。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华国的空间站在阿美利肯市场销量超过华国品牌的新能源车。”

    “我们应该指控华国的空间站产能过剩了!”

    “放心白宫会告诉阿美利肯人:我会确保你们没有人知道我们的科技巨头们购买了华国空间站的。”

    “今年早些时候我去过申海,光甲航天出于保密考虑在申海的办公楼没有LOGO和任何标识。我在经过的时候,周围的安保人员看到我是外国人,眼神一直跟着我走。

    光甲航天并不是华国制造高端化的唯一标志。以华国的创新速度和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产出,他们不仅会让美国相形见绌,也会让整个自由世界相形见绌。”

    底层民众无法享受到华国物美价廉的新能源车,顶层富豪们的商业航天公司却能大肆购买华国的顶级科技产物。

    这样割裂的现实造成了民众的不满。

    贝索斯接受质询也就不奇怪了。

    这是借题发挥,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阿美利肯的封锁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裂缝,这些裂缝大部分是从内部打开的。

    “莱特,很高兴见到你。”

    坐在陈元光对面的白人男子发花白,脸上老人斑非常明显,身上的T恤空荡荡地显得格外瘦弱。

    他在经过了重重安检之后才来到陈元光的面前。

    此时陈元光在燕京,大量的会议最近在燕京召开,每年一度的院士大会、给大佬们讲课,以及见克里斯·康明斯。

    光甲航天的空间站项目受到外界广泛关注,还没有立项就有大把的合同送上门,20亿美元的价格,这帮机构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这个价格,别说发达国家们能拿得出来,就连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咬咬牙也能拿出来。

    欧盟就不谈了,东盟在狮城的主导下,也想从光甲航天这买个空间站的舱段。

    这些消息传出后,有华国网友调侃:“以后联合国干脆别设在纽约,直接设在光甲航天的空间站吧,反正每個国家都在上面有根据地,国际社会大联合在先进生产力面前实现了,什么叫遥遥领先啊?”

    但实际进度却不如预期,准确来说是远不如预期,有非常多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整个项目没有一个牵头的负责人。

    陈元光长居绵阳的情况下,远程遥控的效率很低,尤其涉及到大量内外部合作。

    再加上陈元光的野心太大,想一次做一个和过去有着很大差异、技术领先的空间站,这就更是增加了难度。

    因此光甲航天急需从外部找一个合适的项目负责人,本来他们是想从华国航天研究院挖,后来航天口的领导亲自来找陈元光,大致意思是:

    “别挖了,再挖我们都要被光甲航天给挖空了,你们八千人的规模,少说有三千人是从航天口抠出去的,像能主持空间站项目建设的负责人,我们内部就那么两三个,真不能被你挖走,放过我们吧。”

    没办法光甲航天的吸引力就是这么强,要是光甲航天想挥锄头挖,航天口的待遇和管理模式是肯定留不住人的。

    陈元光也不想撕破脸,所以只好把目光转向国外,正好在光甲航天内部员工的引荐下,克里斯·康明斯成为了目标之一。

    他是国际空间站项目建设阶段的负责人之一,从NASA退休之后成为了Nanoracks的联合创始人。

    Nanoracks是一家太空创业公司,也是最早较早尝试太空产业商业化的公司。

    他们成立仅仅一年,就在国际空间站建造了首个实验室,业务涵盖遥感技术、微小卫星和立方星部署、空间站气闸舱和空间实验器材改造等等。

    NanoRacks在国际空间站拥有一个完整的商用外太空科研平台。

    克里斯一手主导了Nanoracks的商业太空实验室。

    简单来说就是太空项目经验丰富,这样的人实在难找。

    克里斯愿意接手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先和陈元光见一面。

    陈元光听到之后,觉得好像挖这些高端人才,见自己一面成了标配,自己就跟大熊猫一样成了珍惜动物。

    “你好,克里斯先生,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从杂志上看到过关于Nanoracks的新闻,当时我还在想自己要是有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空间站该多好。

    没想到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我真的有机会拥有自己的空间站。

    而且还有可能和我年轻时候在杂志上看到的人物一起共事。”

    克里斯咧了咧嘴,他干瘪没有几两肉的脸笑起来有些难看,“Nanoracks是个失败的项目。”

    “为什么这么说?

    在我的印象里,Nanoracks应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航天项目才对。”陈元光好奇道。

    之所以光甲航天内部评估后会认为克里斯是个合适的对象,就是因为Nanoracks的经历太符合光甲航天的要求了。

    众所周知,光甲航天目标是太空采矿,空间站会成为太空采矿的中转地。

    Nanoracks已经是和太空采矿中转站目标最一致的商业太空项目了。

    他们曾经利用国际空间站在周围快速密集部署小型立方体卫星,曾经一次性部署了48个立方体卫星。

    太空采矿同样需要快速部署卫星捕捉小型天体的动向。

    他们还有空间站外的工作模块,这更是难得宝贵的经验,未来空间站上天之后,光甲航天需要密集把机器人部署到外太空去采集数据。

    要知道作为享誉全球的著名企业,光甲航天从来都不缺人才,并不是所有人想要见到陈元光,都会被允许。

    在光甲航天的候选人名单里,不乏比克里斯经验更丰富来自大毛的候选人。

    正是因为Nanoracks在商业航天上有如此多喝太空采矿需求相似的创新,所以克里斯才会成为光甲航天的目标人选中排名第一的存在。

    克里斯喃喃道:“其实当年我也和你有着一样的设想,希望借助国际空间站,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城市。

    国际空间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通过在国际空间站上拥有自己的部分,然后把这一部分扩展成一个完整的舱段,再让这个舱段脱离国际空间站独立运作。

    最后花时间慢慢把它扩展,扩展成一个庞大的太空城市。

    当年我在决定和杰弗瑞联手创办Nanoracks的时候就是这样计划的。

    只是我们失败了,而你还有成功的可能。”

    陈元光听完后很感兴趣:“为什么会失败?

    是因为你们发现这样的计划存在什么无法克服的困难吗?”

    克里斯说:“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背后的股东们觉得风险太大。

    因为要按照这样的计划推进,不仅要把赚到的钱投进去,还要再从外部引进新的投资方。

    百亿美元只是起步价,当时整体环境也不成熟。

    我们的业务面临了一些竞争者,NASA开始亲自下场接一些实验委托,霓虹也建了实验舱。

    现实中的困难导致我们的计划被搁浅没有了下文。”

    克里斯显得很惆怅:“在当下这个环境下,再想启动,百亿美元的投入都不够,更重要的是阿美利肯在航天领域的人才也在急剧萎缩。

    靠着SpaceX只能勉强维持,整体的新鲜血液已经非常少了。

    也许只有光甲航天能够实现我建造太空城市的梦想。”

    陈元光很能理解,他过去在MIT念过博士,也认识一些人,一流人才学金融和医学,阿三和亚裔才跑去学航天,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NASA不肯接纳华裔工程师,阿三又容易捅出大篓子,白人工程师的比例在急剧缩小,这几乎是无解的难题。

    过去NASA还有精力深入到社区去做一系列的公关活动,来激励大量的青少年投身航天事业,现在的NASA只想着如何把订单外包给商业航天公司。

    “克罗斯先生,我相信在伱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幕的诞生。

    光是冲着你过去的履历,我本人对你也很满意。

    我唯一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你为光甲航天工作,那么你未来回阿美利肯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刁难,你可能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克里斯云淡风轻地说道:“这在我踏上航班的那一刻就想好了,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困扰。

    我老婆已经去世了,我也七十多岁没几年好活了,我子女更是分别移民去了英格兰和袋鼠国,我如果接下了这份工作,我想我就不会再回阿美利肯了。”

    “那就好,欢迎加入光甲航天。

    正好我们难得能够在现实中见面,我们可以一次把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给聊了。

    一般空间站是一个一个模块送上太空,然后再完成拼接。

    这次光甲航天打算利用开拓者二号独特的运载能力,一次性送多个模块上太空,让他们在轨道中进行自动组装。

    这就造成了我们对控制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对误差的容忍度会更低。”

    “没错,现在和我们那时候建造空间站已经过去了太多年,我们其实未必要用过去的逻辑在现在。”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136/43977.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