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包网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第228章 商业航天不只是生意

第228章 商业航天不只是生意


尼古拉作为欧洲人,毫无疑问希望欧洲成为未来世界的重要一级,可是欧洲的种种行为让他失望不已。

    欧洲就像是一个空有血肉没有大脑的巨人,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吃到丝毫红利也就算了,原本的传统优势产业规模还在不断萎缩。

    欧洲自己本土的主权基金都不投资欧洲,先是投向阿美利肯然后是加大在华投资。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大众只能看到欧洲人享受着高昂的社会福利,却看不到支撑这些的根基已经腐朽不堪。

    陈元光听完后说:“我很喜欢欧洲,我们在航天领域和法兰西有非常多的合作。

    我觉得欧洲仍然有技术优势和教育人才方面的优势。

    只是在我的角度来看,欧洲很难把这些优势变成产业上的优势。

    像阿美利肯的硅谷、华国的中关村,这些都是依托丰富的高校和人才资源,培育的整体的产业集群。

    像剑桥培育了ARM,英格兰却没有赶上智能手机的列车。

    反而是华国、高丽和阿美利肯借助ARM的技术架构,制造了大量移动端芯片。

    在欧洲我们好像很难看到类似的景象。”

    陈元光说完后,尼古拉沉默片刻后说:

    “本来英格兰企业在我们基金的持股占比大概在15%,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降低到了不足5%。

    整个欧洲都过于注重风险的控制,各国间的政策差异导致欧洲市场它看上去好像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实际上却又不那么统一。

    这导致了欧洲缺乏创新的土壤。”

    换做20年前,你很难想象欧洲人吐槽华国的创新土壤比欧洲更加健全。

    “莱特,其实每個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弊病存在。

    像阿美利肯,我们会觉得阿美利肯拥有很好的创新土壤,创新型公司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

    但阿美利肯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规模一旦做大,非常容易诞生大企业病。

    波音是最典型的例子,不仅波音如此,洛克希德·马丁也有类似的问题。

    这样的军工企业,居然要搞杰克·韦尔奇的那一套末位淘汰制。

    工程制造部门、研发部门这些核心部门,要按照绩效进行末尾淘汰。

    淘汰比例高达10%。

    通用电气这样做已经半死不活了,到了21世纪,洛克希德·马丁这样带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居然还在这样做。

    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这些公司都有大公司病。

    而我走访过很多华国企业,华国企业在这方面是控制得比较好。

    如果没有走访过华国,我很难想象像华为这样庞大的企业,已经在通信设备领域做到全球前三,居然还能屡屡创业成功。

    这非常难,哪怕是他们的老师IBM都无法做到。

    所以各国的市场环境、监管政策、文化体系共同造就了各国不同的商业底色和产业优势。”

    陈元光也很惊讶,他同样无法理解洛克希德·马丁为什么要搞末位淘汰制。

    洛克希德·马丁应该属于最顶级的制造业,竞争压力非常小,不应该尽可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来保障产品质量么?

    因为末尾淘汰听上去很好,实际上会造成内部员工的不稳定,它会创造一个有毒的环境。

    “好吧,真是不可思议,我很难想象末位淘汰会发生在洛克希德·马丁。”陈元光说。

    尼古拉说:“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同样不敢相信,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那时候刚刚从挪威陆军学院毕业,去沃顿商学院交换。

    那时候我认识几个工作之后又重新回学校上课的人,他们就在洛克希德·马丁工作。

    他们对洛克希德·马丁的评价非常高。

    结果三十年时间过去,洛马也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

    莱特,光甲航天有多少员工?”

    陈元光脑海中粗略算了一下:“现在应该超过8000人了。

    我们最近扩张的非常快,因为我们兼并了一批做机器人的公司,然后招了大量人工智能方向的员工。”

    尼古拉说:“我知道,我在不少阿美利肯的媒体上看到过关于光甲航天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报道。

    即便光甲航天对外宣称中,是说你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结合上。

    但阿美利肯媒体仍然认为光甲航天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会对阿美利肯的人工智能产业造成重大的威胁。”

    这就是名声的好处,运来天地皆同力,像马老师鼎盛时期,无论进入什么领域,大家都相信他能成功。

    更别说陈元光此时在华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声誉和影响力已经稳稳超过巅峰时期的马老师。

    “哈哈,我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敢兴趣。”陈元光说,他心想,生成式人工智能是阿尔法科技应该要做的事情。

    “我想纳德拉(微软现任CEO)听到这句话之后会松一口气,他们不用再面对新的竞争对手了。”尼古拉说:“所以光甲航天如此庞大的规模,你是否会担心它得大企业病?”

    陈元光想了想:“会有这样的担心。

    但我们目前还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所以目前这在我的优先级里处于很靠后的地位。

    相比大企业病,我更担心的是在朝着太空采矿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技术难点导致我们陷入停滞。”

    尼古拉大笑:“可是从外界来看,光甲系的企业就是技术创新的代名词。

    在当下除了光甲系的企业,很少有其他企业会给我们带来如此大的惊喜。

    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能够很明显感受到光甲系企业技术创新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我们不在这种播客节目里去谈地缘政治,我们光是谈对商业界产生的影响都有大量的内容可以聊。

    首先是电动车,我能明显感受到在整个欧洲,电动车的占比开始大幅度提高。

    本来欧洲是想要放缓电动车的进程,原本制定的汽车完全电动化的目标,被德意志在内的主要国家都往后推延甚至是取消。

    只有北欧一些国家还在坚持。

    但欧洲各国政府减缓了脚步,市场却加快了脚步。

    随着钙钛矿电池的大规模铺开,电动车在欧洲的销售占比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增加。

    它就像一个加速器一样,狠狠推动汽车工业向电动化上转变。

    在芯片领域,我们更是看到今年上半年,搭载拓扑半金属芯片的华为P系列在欧洲召开发布会宣告自己的回归。

    这些都是光甲系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力量。

    莱特,你作为背后的主要推手,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产业变革?

    我知道你过去在华国的采访中说过,自己要给华国人带来下一个黄金时代,这段采访在欧洲同样很出名。

    在我的角度,这些技术变革为华国争取到了比我预期要好得多的外部环境,已经可以说是达成了我所理解的黄金时代。

    我理解如果真的能做到太空采矿,太空采矿的收益高过成本,那么人类社会会迎来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如果再解决能源问题的话,整个人类社会至少能再迎来两百年的黄金时代。

    对于这点你又是怎么看?”

    陈元光说:“这个话题太大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误解是被表达者的宿命,你在表达完伱想要表达的内容后,这些内容在被传播的过程中会得到各种各样的解读,你哪怕是内容的输出方也是没办法控制这些解读的。

    而我输出的技术就像是进行了一次表达,表达在经过不同企业解读,解读就像是把技术落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我自己是不知道的。

    像人体冬眠技术,我能想到人们会用它来治疗疾病、缓解压力,但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阿美利肯会用它来对付非法移民,甚至是定期抽血,把非法移民当成是资产在养。

    还有常温超导,我做出来之后能想到,它能应用在很多领域,能够带来量子计算机的技术突破,但我肯定想不到,量子计算机突破后会导致全球的加密系统全部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我是没办法控制技术传播中,企业、政府如何‘解读’他们。

    至于黄金时代,我认为现在不算,这些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只是惠及了产业上下游的人员,它的普惠程度不够。

    它带来的变化不足以让每个华国人的生活得到质的提升。

    未来实现太空采矿后,它在开始的时候规模肯定很小,它要从基本的太空采矿扩充到地球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需要时间。

    说起这个,我们以相对低的价格,卖一些商业航天技术给外界,也是为了有一些新的力量,来一起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

    像我们这两年要发射的空间站,从长远来看,我们会把它建设成一个太空城市。

    最开始是三四个舱段做并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不断扩建,在五年内,要把它建成一个能够容纳上百人生活的小型基地,开始承担太空采矿任务。

    再过五年就要变成一个小型城市,承载上千人。

    我们引进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能更好地实现目标,它的作用也能进行丰富。

    就好像,蓝色起源在和我们聊,希望能够从光甲航天这买空间站的舱段,蓝色起源可以把他们的这部分舱段打造成太空旅游项目。

    未来的太空城市就会有旅游作用。

    太空采矿能解决人类的资源问题,能给人类带来更多可能,但它也许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至于整个地球的黄金时代,这我不知道,这不仅仅和资源有关。

    它还和生产力以及各国政府主导下的分配模式有关。”

    尼古拉说:“莱特,听完你的介绍之后,我都想在光甲航天这买一个空间站舱段了。

    我觉得它肯定会是一笔大赚特赚的生意。”

    “我很欢迎,如果未来光甲航天的空间站会是一个太空城市的话,那么现在的这些舱段就会是组成城市的物业。

    物业承载着不同的城市功能。

    蓝色起源想开旅行社,法兰西想建研究院,你也完全可以建一个旅馆。”陈元光打比方道。

    尼古拉听完后还当真了:“也不是不行,我觉得北欧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在你这买个空间站舱段。

    后续会有人来找你们聊的。”

    “我们选择和华国企业合作,完全是基于商业目的,不存在任何的zz目的在。

    我是白人,是当下阿美利肯全球体系的受益者之一,我不可能会去主动推翻现在的这套体系。”贝索斯在接受来自国会的质询。

    虽说阿美利肯过去一度禁止光甲航天进入阿美利肯市场。

    问题是蓝色起源选择的角度非常鸡贼,无论是购买技术还是购买空间站,都能绕开阿美利肯的限制。

    在国外设立子公司的壳,然后通过壳找光甲航天买空间站舱段,由光甲航天发射上太空,蓝色起源使用。

    技术交易就更是由壳来交易,反正没有公开注册的专利。

    明面上压根看不到蓝色起源和这些交易之间的关系。

    唯独有点问题的就是,月球着陆舱。NASA实在无法接受我把项目给你,你转手给光甲航天,那我为什么不直接找光甲航天呢?

    不过这个项目在明面上也被蓝色起源包装成了一个技术咨询类项目。

    明面上看,蓝色起源没有任何问题。

    有时候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华盛顿的老爷们显然无法忍受贝索斯的这种行为,加上本来硅谷、华盛顿和华尔街是新世纪以来阿美利肯权力的三极,华盛顿不介意在这上面给硅谷势力之一的亚马逊找茬。

    贝索斯很无奈,因为华盛顿想把商业行为和zz联系到一起,给他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不,贝索斯先生,你的行为是商业行为,但是它产生的后果是坍塌式的。

    这会给整个世界形成非常糟糕的示范效应,我们在尖端制造业上可以和华国合作。

    这会加快华国的产业升级速度。”议员们显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贝索斯。

    (本章完)


  (https://www.91book.net/book/27136/43978.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