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刁奸岂是苏松民
推荐阅读: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末日救赎说 夏有叶风鸣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毁我人生?神豪系统,让他们跪 我嗑上了自家的你 综漫:用大佬马甲为所欲为怎么了 穿越诸天万界抢劫嚣张一点怎么了 武魄帝君
这时候不少出身东南或者在东南任职过的官员而纷纷上疏,认为这样的百姓就是刁民,应该予以严惩,杨继盛要求地方州县审理这些案子原本就是错误的。
真的从法理上说,确实是如此,毕竟朝廷清退投献,是要将原来士绅们手中掌握的不纳税土地清退到原主的手中,并且限制官僚士绅们优免特权,从而增加朝廷的收入,至于土地退给何人,自然是要退给原主人的。
但是朱载坖显然多想了一点,朱载坖并不呆,他很清楚,这个时候的衙门是个什么情况。衙门口朝前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可不是开玩笑的,百姓对于官府是极为畏惧的,一般情况下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愿意状告到官府的,而一下子这么多百姓到官府告状,这事本来就不正常,难道苏松的百姓都是刁民吗?
为此朱载坖不仅召集阁臣还有左都御史葛守礼、蓟辽总督唐顺之、户部尚书马森都被朱载坖召集而来,葛守礼长期在东南任职,马森、唐顺之也是如此,尤其是唐顺之,他是常州府人,又担任过南直隶巡抚,对于东南肯定是极为了解的,朱载坖想向他们询问相关的情况。
朱载坖将有关的奏疏给臣子们传阅,询问臣子们对于此事的意见。
臣子们首先就是提到苏松的刁民问题,苏松本就号称难治,难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民风好诉,不像其他地方的百姓惧怕官府,轻易不敢诉讼,苏松地区的百姓民刁逋赋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共识,官员们对于苏松百姓喜欢告状也是头疼不已,因为现在大明以简诉讼为民风淳朴,像苏松百姓这样动辄上告官府,当然是为官员们所不喜的。
唐顺之对此事就了解的比较清楚了,唐顺之说道:“陛下,苏松常镇有民谣种肥田不如告瘦状,其民风如此,可见一般。”
朱载坖说道:“这么多告状的百姓,总不能都是刁民吧?”
朱载坖就是这这个问题抱有疑虑,苏松百姓好讼,这是不假,但是就因为朝廷清丈田亩,产生如此多的诉讼,难道所有告状的百姓就都是刁民,恐怕未见得吧。
面对朱载坖的疑虑,马森出来说道:“陛下,此事就说来话长了。”
朱载坖笑着说道:“马司农,说来话长你就是将此事徐徐说来。”
马森御史开始解释此事,东南的百姓为什么在朝廷实施新政之后要这么积极的去告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些百姓也是有些道理的,第一就是大部分地主的土地是永佃的。
所谓永佃制,是在东南兴起的一种特殊的土地制度,就是在不转移田产所有权的情况,只交易田产的使用权,百姓向地主缴纳一笔银子,一般是地价的两三成,取得永佃权,就是土地的经营权,虽然田产仍然归地主所有,但是百姓可以永远耕作这片土地,也可以将之转让租佃,收取差价。
在原本的情况下,百姓是乐于接受永佃的,原因很简单,土地的产权不变,就意味着土地仍然在士绅们名下,可以享受朝廷的各种优免政策,不用向朝廷缴纳赋税,佃户也可以借此躲避徭役了。而且在永佃制下,佃户虽然没有产权,但是永佃也算是有所保障,官府也是认可的。取得永佃权的百姓,也就可以安心经营土地了,进行农田改良,这些都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的,只有经过改良的熟田,才能有优良的产出。
在原本的情况下,士绅、地主、佃户达到了一个利益平衡,唯一亏欠的就是朝廷,随着朝廷实行新政,原有的投献就不复存在了,这种利益平衡就被打破了,大量的纠纷就此产生。
士绅们不敢再接受投献了,自然要将原本投献的田产退还给地主,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问题赋税问题,原本这些土地都是投献来享受了优免的土地,不存在赋税问题,现在就要向朝廷缴纳赋税了,土地的产出没有变化,田租没有变化,增加的赋税落在谁的头上呢?
按照朝廷的律法,自然是应该有地主出赋税,百姓只用缴纳徭役折色就行了,但是这样一来,地主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就要求涨地租,而佃户们当然不干了,自己当年可是交了永佃银的,而且多年以来改良土地,没有成本吗?
朝廷要收税,也是向地主们收税,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地主想增加地租,佃户们还想减少地租呢,因为之前他们不用服徭役,也不用交徭役折色,现在肯定是要向朝廷缴纳这笔折色了,他们还要求地主减少租子。
再加上一些刁民在里面挑唆,百姓们纷纷告到官府,地主要想涨地租,可以,那就退还当年的永佃银和他们这么多年以来的工本,而地主们则认为,土地是我的,我想收多少租子不是我的事情吗?故而才产生东南地区官司风起,官府难以应对的局面。
朱载坖听了之后,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关键问题就是地租,由于现在朝廷清丈田亩,使得原本能够逃避的赋税无法逃避了,这个赋税应当由谁来承担,就成为了地主和佃户们争论的焦点。
朱载坖很清楚,如果此事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肯定会引起东南的动荡,甚至引起民变,到时候不仅朱载坖的改革大计有可能中途夭折,苏松的动荡还会直接影响朝局的稳定,此事不可轻忽。
朱载坖就此事询问重臣们的意见,其实朱载坖能够想到的,他们都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看起来佃户和地主之间的冲突,但是干系着刚刚推开的隆庆新政。
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士绅们现在当然是冷眼旁观此事,巴不得闹得越大越好,闹得越大,无论是张居正还是李春芳、高拱甚至是朱载坖,有一个算一个,最后都可能下不来台,一旦真的激出民变来,士绅们就有了十足的借口要求终止新政了。
(https://www.91book.net/book/49116/43281.html)
1秒记住91书包网:www.91book.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91book.net